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综合新闻>详细内容

综合新闻

中药治疗耳鸣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0-05-03 09:32: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中药治疗耳鸣的研究进展

韦安达 黄飘玲 杨雯琪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摘要: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响声,但外部并无相应声源存在[1],是目前疑难杂症之一,且发病机制不明。在临床上西医对耳鸣的治疗效果不明显,中药治疗耳鸣独具特色,而且效果显著。根据中医理论辩证,耳鸣病症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既肝火上扰证、肾精亏损证、气滞血瘀证、脾胃虚弱证,依次主要用龙胆泻肝汤、耳聋左慈丸、通窍活血汤、益气聪明汤治疗[2],其中少数民族医药治疗耳鸣也具有独特的疗效,比如壮药药线点灸等[3]。本综述整理近十年以上方剂治疗耳鸣的相关临床观察报道,为治疗耳鸣提供临床事实依据,推动中药治疗耳鸣的在临床上的应用。
关键词:耳鸣 中药 方剂 治疗
Absrtact: Tinnitus refers to the patient's conscious inner ear or intracranial sound, but there is no corresponding external sound source [1]. Tinnitus is one of the difficult and complicated diseases at present, and the pathogenesis is unclear. In clinic,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Western Medicine on tinnitus is not obvious, and Chinese medicine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tinnitus, and the effect is remarkable. According to TCM theory, tinnitu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four types: liver-fire disturbance syndrome, kidney essence deficiency syndrome,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spleen and stomach weakness syndrome. In turn, Longdan Xiegan decoction, Zuozi pill for deafness, Tongqiao Huoxue Decoction and Yiqiqiaoqiao clever decoction are used to treat tinnitu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related clinical observation reports of tinnitus treated with prescriptions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providing clinical factual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tinnitus, and promoting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tinnitus.
Key words: treatment of tinnitu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医学古籍中对耳鸣病因病机的描述
“耳鸣”一词最早见于《内经》,并沿用至今。《内经》是我国治疗和研究耳鸣的开端之作,该书在耳鸣的病因病机描述中涉及了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方面[4]
1.1脾胃与耳鸣
《灵枢·口问篇》黄帝曰:“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歧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补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也。”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主统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为血帅,血随气行。脾胃同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不足,百脉微,宗脉之所聚不足,所以会引起耳鸣。因脾胃虚弱引起的耳鸣,应该强脾胃才能治耳鸣之疾之本。
1.2心脉与耳鸣
黄帝曰:“请问脉之缓、急,小、大,滑、涩之病形何如?岐伯曰:臣请言五脏之病变也。心脉急甚者为瘛疭;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大甚,为喉吤;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脐,小腹鸣。涩为为喑;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心主血,心藏神,心脏衰弱,心血不足,则心脉不齐,心脉维厥则耳鸣。
1.3肾气与耳鸣
《灵枢·决气》篇说 :“精脱者,耳聋”。肾藏精,肾为先天之本,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肾气不足则肾不固精,肾之开窍有阻碍,则会引起耳鸣。
1.4肝胆与耳鸣
《素问·热论》 :“伤寒……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肝胆之脉交集于耳,肝胆失职胸胁胀痛,必会影响于耳,重者会耳聋。
1.5气血与耳鸣
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认为 :“劳动经血 , 而血气不足, 宗脉则虚, 风邪乘虚 ,随脉入耳 ,与气相击 ,故为耳鸣” 气血不足,容易受风邪入侵,顺着脉进入耳部,与其相冲就会引起耳鸣。
1.6耳鸣病因概览
明朝张景岳认为 :“耳聋 ……大多其证有五 :曰火闭;曰气闭;曰邪闭 ;曰窍闭;曰虚闭” 。“火闭者, 因诸经之火壅塞清道。”火闭致聋 ,多因外感温热, 或五志化火 ,上扰于耳窍而致 。“气闭者, 多因忧郁, 气有所结而然” 。“邪闭者, 因风寒外感, 乱其营卫使然 。”盖肺经之结穴在耳中, 名曰笼葱, 专主乎听, 风寒外感 ,营卫失调,肺金受遏 , 经气闭塞 ,不能主乎听而为聋 。“窍闭者,必因损伤,或挖伤者, 或雷炮之震伤者 ,或患亭耳溃脓不止而坏其窍者 。”此为耳窍自身所伤致聋, 为不内外因 。“虚闭者,或以年衰, 或以病后, 或以劳倦过度 ,因致精脱肾亏渐至聋闭”。因肾气通于耳 ,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故虚闭耳聋多因肾之精气亏损而然。病机总因气闭不通[5]
综上所述,肾阴不足、肝胆火旺、气滞血瘀、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是引起耳鸣之症的主要因素。同症不同因,对应症的方剂耳聋左慈丸、龙胆泻肝丸、柴胡化瘀汤、益气聪明汤也各有功效和特色。临床上众多病例表明,以上方剂治疗耳鸣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在临床上可以推广。
2.对症施治
2.1龙胆泻肝丸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 ,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组成 ,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的功效。在临床上随证加减 ,治疗因肝胆实火、肝经湿热所致的耳鸣,效果显著[6]
高玉栋等研究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耳鸣。方法:选取就诊的耳鸣患者 30 名,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方法,另外实验组患者应用龙胆泻肝汤,应用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耳鸣治疗情况,并且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 46.67%,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 93.33%,实验组的效果明显,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表明龙胆泻肝丸治疗肝胆实火引起的耳鸣有效率高,具有良好效果[7]
彭邦杰等使用龙胆泻肝丸加减治疗肝火上扰引起的耳鸣症见耳鸣突然发生 , 鸣声如潮 , 怒则更甚 , 头痛 , 面赤 , 心烦 , 口苦 , 咽干 , 或有耳胀痛 , 耳流脓 , 或有夜寐不安 , 烦躁不宁 , 或有头晕 , 目红赤 , 或有肋痛等 。临床观察52例,其中男 22 例,女30例。其中年龄40 ~ 48岁14 例 , 49 ~ 80 岁 38 例 52例中 , 显效 37 例 , 有效 11 例 , 无效 4 例 , 有效率为92 .3 %[8]。张云峰等运用龙胆泻肝丸治疗耳鸣患者43例,治疗结果,痊愈15例,好转26例,无效2例,有效率95.3%[9]。临床实践表明龙胆泻肝丸加减对肝火上扰引起的耳鸣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2.2耳聋左慈丸
耳聋左慈丸又名耳鸣丸、柴磁地黄丸,为 2010 年版《中国药典》收录品种,其组成: 磁石( 煅) 20 g,熟地黄 160 g,山茱萸( 制) 80 g,牡丹皮 60 g,山药 80 g,茯苓 60 g,泽泻 60 g,竹叶柴胡 20 g,8 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 g 粉末用炼蜜 35 ~ 50 g 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 90 ~ 110 g 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具有滋阴清热、益气平肝之功效,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临床观察和现代研究均证实,耳聋左慈丸对药物性聋、突发性耳聋及老年性聋等均有确切的疗效,具有很好的临床美誉度[10]。赵华等临床观察患者60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在男女比例、年龄组成、病程方面、听力损失程度(听力障碍分级标准参照1997年 WHO标准)及伴随症状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三磷腺苷、辅酶A,第1~5日用地塞米松10mg,第6~10日用地塞米松5m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耳聋左慈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3%,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耳聋左慈丸治疗突发性耳聋,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伴随症状耳鸣、耳闷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耳聋左慈丸治疗突发性耳聋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11]
2.3通窍活血汤
通窍活血汤源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由赤芍、桃仁、红花、生姜、川芎、麝香、葱、大枣组成,主要功效为行气活血,通窍破瘀。《医林改错评注》谓:“方中赤芍、川芎行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通络,葱、姜通阳,麝香开窍,黄酒通络佐以大枣缓和芳香辛窜药物之性。”其中麝香味辛性温,功专开窍通闭,解毒活血,因而用为要药;与姜葱、黄酒配伍更能通络开窍,通利气血运行的道路,从而使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更能发挥其活血通络的作用[12]
李果丽等选择 2010 年 11 月—2012 年 3 月收治的 SHL 患者 59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28 例和治疗组 31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地塞米松、辅酶A、维生素 C、维生素 B1、维生素 B12 和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 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 78.57%,治疗组 93.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3]。李海峰等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陕西省宝鸡市长岭医院中医五官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47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4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银杏达莫注射液、丁咯地尔液静脉滴注,甲钴胺口服,观察组予通窍活血汤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77.8%,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杨忠山等将在院内接受治疗的48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治疗组给予通窍活血汤,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银杏达莫、丁咯地尔治疗,两组均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1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0.8%[15]。选取 2012 年 5 月—2015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 60 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 3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丹参注射液配合口服甲钻胺,同时予以 95% 的纯氧和 5% 二氧化碳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传统中医治疗方式,予以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治愈率为 70. 0% ,对照组患者中治愈率为 50. 0% ,两组间的差距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观察组患者中总有效率 96. 7% ; 对照组患者中总有效率 76. 7% 。两组间的差距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通窍活血汤联合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显著[16]。众多的临床数据表明,通窍活血汤在治疗气滞血瘀证型的耳鸣效果明显优于西药,通窍活血汤的加减或者联合针灸治疗具有治疗有效率高、副作用少等优势,临床上可以推广。
2.4益气聪明汤
益气聪明汤为金· 李东垣所创 ,最早载于《东垣世效方》。方由黄芪、人参、葛根、芍药、甘草、升麻、蔓荆子、黄柏 8味药组成 ,具有补养脾胃、益气升清、散风热的作用 ,主治中气不足、清阳不升、风热上扰之头痛、眩晕 ,或内障初起视物不清 ,或耳鸣、耳聋、齿痛等症[17]
李育明从2002年6月~2012年6月10年间运用东垣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68例 耳 鸣、耳 聋 患 者,治疗结果:治愈39例(57.35%),好转20例(29.41%),无效9例(13.24%),总有效率为86.76%。益气聪明汤对治疗耳鸣有效率高[18]。许君等运用益气聪明汤临床辩证治疗耳鸣 50 例。方法: 益气聪明汤临床加减,水煎服,每日 1 剂,7 剂为 1 疗程,总疗程为 35 天。疗效: 随访治疗 5 个疗程后,耳鸣症状完全消失者 32 例,痊愈率为 64% ;耳鸣症状减轻者 15 例,有效率为 30% ; 3 例患者无明显好转,无效率 6% 。益气聪明汤加减,因证治疗取得良好效果[19]。闫锡联等观察加减益气聪明汤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将75例患者分两组,治疗组38例口服加减益气聪明汤同时静脉点滴丁咯地尔注射液,口服复合维生素B;对照组37例予静脉点滴丁咯地尔注射液,口服复合维生素B。采用公认的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结果经Ridit分析,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加减益气聪明汤治疗突发性耳聋有确切疗效[20]。 孟亚军观察益气聪明汤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9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聪明汤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治疗7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69.5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聪明汤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耳鸣较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率很高[21]
益气聪明汤对中气不足、清阳不升、风热上扰之耳鸣的治疗效果明显,相比西医西药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临床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并且可以根据实际症状灵活地采取汤剂的加减或者联合使用,发挥了确切的效果。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是必然趋势。
3.结论
耳鸣是目前的疑难杂症之一,耳鸣的病因机制在目前西医临床上没有切确、公认的观点,西药的治疗也没有取得良好效果,而且副作用比较多,临床上推广西药治疗耳鸣不具备优势。中医药治疗耳鸣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病因机制得到完整系统地阐明,并且准确地将证型进行分类,以便对症施治。临床试验证明肝火上扰证、肾精亏损证、气滞血瘀证、脾胃虚弱证的耳鸣,依次使用龙胆泻肝汤、耳聋左慈丸、通窍活血汤、益气聪明汤加减或者联合针灸进行治疗总体有效率高,效果显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的治疗。中药龙胆泻肝汤、耳聋左慈丸、通窍活血汤、益气聪明汤治疗耳鸣各具特色,各有优势,临床上应对症施治,根据患者症状进行药物加减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陈丽华,薛春红,贾德蓉.从脾虚论治耳鸣的理论依据与诊治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2014,43(06):74-75.
[2]陈葵,常戎.耳鸣耳聋的中医辩证施护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10):89-90.
[3]朱华,韦松基主编.壮药药材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45-46.
[4]姜丽莉,袁久林.《内经》论治耳鸣相关内容浅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4,22(01):75-76.
[5] 朱华,傅鹏,苏健主编. 壮药材石仙桃、昂天莲的研究[M].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2017:34-35.
[6]李佰纲.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举隅[J].国医论坛,2006(02):31-32.
[7]高玉栋.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耳鸣——青岛市医疗卫生优秀人才培养项目资助[J/OL].
[8]彭邦杰,张士金.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耳鸣52例[J].河南中医,2008(10):85.
[9]张运锋.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耳鸣43例[J].河南中医,2006(03):69.
[10]赵宇平,董杨,宋海燕,王静.耳聋左慈丸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3):335-338.
[11]赵华,纪明.耳聋左慈丸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01):55-56.
[12]赵希善.通窍活血汤临床应用举隅[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02):177.
[13]李果丽,孙必强.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突发性耳聋[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9):27-28.
[14]李海峰.通窍活血汤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05):11-12.
[15]杨忠山.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突发性耳聋24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03):186-187.
[16]孙小迪.通窍活血汤联合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J].光明中医,2016,31(24):3588-3590.
[17]张福产.益气聪明汤临床应用举隅[J].河北中医,1999(05):296-297.
[18]李育明.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耳鸣耳聋68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04):87.
[19]许君,张玉龙.益气聪明汤治疗耳鸣50例[J].四川中医,2012,30(01):108-109.
[20]闫锡联. 加减益气聪明汤治疗突发性耳聋38例观察[A]. 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10:1.
[21]孟亚军.益气聪明汤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5,36(05):569-570.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