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综合新闻>详细内容

综合新闻

少数民族医药治疗肩周炎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0-05-03 09:39:00 浏览次数:149 【字体:

少数民族医药治疗肩周炎的研究进展

韦安达,杨雯琪,黄飘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摘要:肩周炎为一种常见多发病,以肩关节疼痛、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严重限制患者肩部的正常活动。肩周炎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且病因病机尚未形成明确的统一。我国少数民族医药治疗肩周炎已有很长的历史,且各有特色和优势,在某些方面明显优于西医,临床上值得推广。本文归纳整理蒙古族、藏族、壮族医药治疗肩周炎的进展,为治疗肩周炎提供更多的依据。
关键词:肩周炎 少数民族医药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By Minority Medicine
Wei anda, Yang wenqi, Huang piaoling
(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530200, China)
Abstract: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is a common and frequently-occurring disease. The main symptoms of scapulohumeral joint pain and mobility inconvenience severely restrict the normal shoulder movement of patients.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is getting younger and younger, and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have not yet formed a clear unity.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by minority medicine in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and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gress of Mongolian, Tibetan and zhuang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so as to provide more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Key words: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minority medicine
1  肩周炎概述
肩周炎最早由 codman1934 年提出,用于描述“肩关节囊的黏连或肩袖的挛缩[1],目前国际定义:肩周炎是排除一切已知因素和器质性损伤,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楚,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逐渐加重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同时,肩周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平均病程2年左右,最长可达10年,最短15个月[2]。现在肩周炎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患者趋向年轻化,引起了广泛关注。
2  病因病机
肩周炎属中医痹症范畴,《黄帝内经·素问》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同时,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肝血亏虚,不足濡养筋脉,复感外邪,故关节挛缩,活动不利,气血不通则痛[3]。国际医学认为[4]肩周炎是由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转化生长因子等介导的炎性充血、渗出和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变,纤维组织发生增生、黏连,从而引起关节间隙变小、狭窄地过程。
肩周炎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其发病率分别为 3.38% 和 2.36%,总体发病率在 2%-5% 之间,一项随机肩周炎患者调查中发现女性占总数的52.3%,平均年龄50.5 周岁[5-6]
3  少数民族医药治疗肩周炎
目前西医治疗肩周炎主要采取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等恢复肩关节功能,非甾体类药缓解疼痛,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副作用较大,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壮医药[7]、蒙医药、藏医药治疗肩周炎各有特色,而且效果明显,临床上值得推广。
3.1  蒙医药治疗
蒙医认为该病属于蒙医学关节“协日乌素”病范畴,是由“协日乌素”增多与“巴达于”、“琪素”相协,汇聚于肩关节及其周围,使其气血循环受阻而引起肩部疼痛。
3.1.1  蒙医拔罐放血疗法
蒙医拔罐放血疗法是蒙医学中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现代研究表明:拔罐通过排气导致罐内负压,罐缘紧紧贴服于皮肤,牵拉神经、肌肉、血管及皮下腺体,出现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的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改善血管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拔罐负压对机体产生良性刺激,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功能产生双向调节,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提高皮肤敏感性以及耐受力,增强机体免疫力。放血器三棱针针对刺血管壁的刺激作用能够激发人体的自身修复能力,激活人体的神经免疫反映,松弛粘连的肌健、肌肉、调节病变部位的组织间平衡,从而达到止痛作用[7]
张玉宝等[8]将11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采用口服阿西美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蒙医拔罐放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最后观察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52%,对照组总有效率7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医拔罐放血治疗法治疗肩周炎有效率明显高于口服阿西美辛缓释胶囊治疗。
3.1.2  蒙医点穴反射疗法治疗
蒙医点穴反射疗法是蒙医疗法学领域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蒙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神经反射学、生物完全息元和体素平衡理论,以手代针,施术于人体的特定穴位,通过白脉的作用,促使体内“赫依、戳斯”运行通畅,调节体素,调动机体能动性,从而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其理论核心是承认和依靠人体固有的自我调节、自我治愈和自我修复能力;其突破点在于疾病反射区的发现和建立。
海涛等[9]运用激光多普勒技术观察蒙医点穴反射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将79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蒙医点穴反射疗法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对照组总疗效71.79%,观察组总疗效9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医点穴反射疗法治疗肩周炎具有推广的意义。
3.1.3  蒙医温针灸配合内服蒙药治疗
石瑞平[10]等选择确诊为肩周炎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蒙医温针灸疗法及口服蒙药治疗。选择的蒙药是额尔敦乌日乐、嘎古拉一4汤、额力吉根琪素一25、嘎如迪一13、森登一4汤等辩证施治。痊愈84例,占55.26%;好转66例,占43.42%;无效2例,占1.32%;总有效率98.68%。疗程最短1个疗程,最长4个疗程,平均2个疗程。随访60例,1~2年均未复发。蒙医温针灸疗法治疗效果明显,控制病情复发稳定。
3.1.4  蒙医萨木疗术法治疗
萨木疗术是蒙医传统疗术的精华,是蒙医学家们世代相传的一种医术,也是蒙医拔罐疗法及放血疗法的有机结合,是内病外引,最后去根的一种有效方法。
那仁满都拉等[11]106 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蒙医萨木疗术,疗程共15天。15天后评估两组患者疗效,并随访半年,比较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蒙医萨木疗术法合并布洛芬缓释胶囊能有效控制肩周炎引起的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
3.2  藏医药治疗
肩周炎属藏医学“湿痹证”范畴,是关节腔内黄水积聚,关节如粉碎样疼痛为主的一种疾病。经风寒湿邪的侵袭或长期劳损后,使肩部气血瘀滞、凝涩、筋脉失养而拘急,筋肉粘连。从而表现为痛、麻、凉、僵硬等症状,藏医在治疗上给予藏药口服为主。藏医珍宝类药物二十五味珍珠丸空服,具有安神开窍、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十八味杜鹃花丸祛风通络、活血化瘀;如意珍宝丸通经活络、祛风除湿、干黄水,再配合具有消炎止痛作用的五味麝香丸同服,而萨热十三味鹏鸟丸则有治疗麻木的功效,以上药物共同起到消炎止痛、通经活络、祛风除湿的作用,其特点是符合肩周炎的诱发因素及对症治疗,同时也体现了藏医临床用药之特点。随着临床技术、用药的发展,藏医治疗肩周炎多结合西医、热敷等方法共同治疗肩周炎[12]
3.2.1  藏西医结合治疗
拉苏只玛等[13]将96 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神经阻滞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藏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8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 %(P<0 .05);观察组治疗后 7d 、14d 的 VAS 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藏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能有效缓解疼痛 ,加快炎症的消退 ,促进肩周功能的恢复 ,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普琼等[14]用口服藏药法和肩胛上神经阻滞疗法联合治疗肩周炎。口服藏药,黎明时空腹二十五味珍珠丸1丸,早餐后服用如意珍宝丸(桑怒)4丸,午饭后服用恰琼4丸,晚餐后服用二十味沉香丸( 阿卡20) 4丸,10天为1个疗程( 一般治疗3个疗程) ;神经阻滞疗法,在肩胛上注射混合液为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l、维生素 B121mg、维生素 B1100mg、生理盐水至l0ml的药物,1周1次,3 次1疗程。30例肩周炎患者中,治愈27例( 局部疼痛消失、压痛消失、拇指可摸到健侧肩胛骨,肩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恢部正常);显效2例( 局部疼痛基本消失,有轻微压痛,夜间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明显改善) ;好转1例( 疼痛减轻,肩部活动范围改善,未达到显著标准,需要继续治疗) 。两种方法相结合有效遏制了病情,肩关节恢复明显,肩部活动能力明显加强。
3.2.2  藏药配合热敷疗法治疗
口服二十五味珍珠丸、十八味杜鹃花丸、如意珍宝丸、萨热十三味鹏鸟丸结合热敷治疗肩周炎。藏医热敷疗法是五种外治疗法之一,它起到药物吸收及热传导的作用。药物通过皮肤角质层渗透,表皮层吸收和真皮层运转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效,同时,药气的温热刺激作用,会使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展,促进血液及淋巴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15],从而起到温经通络、消炎止痛、散寒消肿的作用。
阿振廷等[16]选取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藏药与热敷疗法配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藏药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19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 93.3%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藏药配合热敷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毒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3  壮医药治疗
壮医将该病命名为“旁巴尹(Bangzm-baqin)”[17],认为邪毒入侵肩关节及其周围的龙路火路,阻滞局部龙路火路网结点,使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导致肩关节的疼痛及活动障碍。在此病因病机的认识基础上,壮医采用了多种方法对该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3.3.1  壮医线点灸治疗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一种富有壮族民族特色的传统外治法,是壮医临床治疗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壮医临床治病的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技法。通过用药液浸泡过的药线点灸的局部刺激,发挥经络传导作用,调理气血归于平衡,使人体各部恢复正常功能,使三气复归同步,以促使疾病转归和人体正气的康复[18]
黄振兴[19]通过门诊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92 例肩周炎患者,总有效率达 96.7%。罗玉[20]运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40例肩周炎患者,每日1 次,6次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87.25%。 马桂敏等[21]对72 例门诊肩周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治疗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每日1次,10次1个疗程,连续治疗 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蠲痹汤治疗,每日1剂,20d为1 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7%)高于对照组(66.7%)。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肩周炎,快捷简便,并且效果显著,治疗效率明显高于常用中药汤剂,该方法在临床推广前景光明。
3.3.2壮医经筋疗法
壮医经筋疗法是在祖国医学古典经筋理论指导下,结合壮族民间理筋术而总结得出的以“经筋查灶”诊病和“经筋消灶”治疗的一种新型非药物疗法。 该疗法提出“筋结致痛”致病机理,贯彻“以痛为腧”为取穴原则,运用“松筋解结、结解则松、筋松则顺、筋顺则通、通则不痛”的治疗原理,结合壮族民间捏筋、拍筋、拔筋、绞筋等手法,达到筋柔骨顺,疏通两路,共达“松 -顺 -痛 -通”的理想效果]
吴飞等[22]运用壮医经筋疗法对50例门诊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每2d治疗1 次,10次1疗程,共治疗11个疗程;对治疗前、后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显示,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肩周炎有效率为98%,并可明显缓解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
王凤德等[23]将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采用壮医经筋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结合温针、拔罐进行治疗,每日1次,10 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3.3.3壮医药罐疗法
壮医药罐疗法是壮族民间传统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法根据辨病施治的原则选取特定的壮药饮片煎成药液,用以煮罐。施治时将煮好的药罐取出,甩净水珠后趁热扣于施治部位即可,具有温经祛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该疗法主要通过负压吸拔、热敷作用、改善循环以及通调龙路火路气机来发挥治疗作用[24]
赵东风[25]选用两面针、四方藤、宽筋藤、透骨草等药煎汤煮罐,用于治疗肩周炎患者,每天1 次,7d为1个疗程,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
韦秀珍[26]采用传统壮药抽筋草、鸡血藤、五爪枫等煎汤煮罐,并在拔罐前使用三棱针针刺拔罐部位对100例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隔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 1--3个疗程,总有效率达97%,疗效显著。壮药治疗肩周炎在壮族民间广泛使用,效果得到大众的认可,但是药物剂量以及配伍仍需要更加科学的完善[27]
4  总结
目前,肩周炎的治疗手段多样。 西方医学主张口服消炎镇痛药、局部封闭及手术治疗为主,能够起到迅速止痛的效果,但病情易反复。中药汤剂、推拿治疗的疗程相对较长,蒙医药、藏医药、壮医药治疗肩周炎具有优势,效果显著,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肩周炎,而且疗程短,副作用少,治疗费用较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但目前对于少数民族医药治疗肩周炎有的疗法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形成规范,因此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开展深入研究,以期为肩周炎临床治疗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同时亦可给肩周炎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参考文献:
Codmanea.Tendinitis of the short rotators,in the shoulder:Rupture of the supraspinatus Tendon and Other Lesions in or About the Subacromial Bursa [M].Boston:Thomas Todd and Co,1934:216-234.
DiercksRL,Stevens MGentle thawing of the frozen shoulder:aprospective study of supervised neglect versus intensive physical therapy in seventy-seven patients with frozen shoulder syndrome followed up for two years[J].JShoul-der Elb Surg,2014,13(5):499-502.
徐耀,张昶,刘赵丽,等.肩周炎的中医治疗进[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11):1619-1623.
GordonJ A,Breitbart E,Austin DC,etal.Adhesive capsulitis: diagosis,etiolo-gry,and treatment strategies[M].Elite Techniques in Shoulder Arthroscopy[J].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6,149-168.
MengiardiB,Pfirrmann CW,GerberC,etal.Frozen shoulder:MR arthrographic findings [J].Radiology,2004,233:486-492.
White D,Choi H,PeloquinC,etal.Secular trend of adhesive capsulitis [J].Arthritis Care Res(Hobken),2011,63(11):1571-1575.
朱华,韦松基主编.壮药药材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89.
任振学.针灸联合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科学,2016,6(43):69-71.
张玉宝.蒙医拔罐放血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8,24(06):22-23.
海涛,袁红丽,王青春.蒙医点穴反射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8,24(06):27-28.
石瑞平.蒙医温针灸配合内服蒙药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8,24(05):14-15.
那仁满都拉.蒙医萨木疗术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04):900-903.
杨宏,权谢嫱察草,久仙加.浅谈藏药的炮制与剂型[J].西部中医药.2012 ,25(5):45-46.
拉初只玛.藏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探讨[J].家庭医药,2018,(8):91.
普琼,尼玛旺堆.藏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体会[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22(11):36.
郑曙光.戎志斌,施文辅.民族医熏蒸疗法概述[J[.中国民族医药.2008.14(6):39.
阿振廷,莫庆智.藏药配合热敷疗法治疗肩周炎3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5,21(05):18-19.
曾振东.壮医常见病症名称考释[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20(1):58-61.
滕红丽,蒋桂江.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在风毒病治疗中的应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7):42-43.
黄振兴.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肩周炎92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7,3(4):21.
罗玉.壮医药线治疗肩周炎[J]中国民间疗法,1999,7(11):26-27.
马桂敏,陈波,韦英才.壮医经筋手法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6):16-17.
吴飞,陈海艳.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肩周炎 50 例[J].中国针灸,2014,34(8):805-806.
王凤德,吕计宝.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0 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4,24(1):17.
马凤雪,唐樱滋,陈延强.壮医药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18,40(19):2338-2340.
赵东风.壮医药疗法防治中风病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8,14(03):29-31.
朱华,韦松基主编. 常用壮药生药学质量标准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138.
韦秀珍.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肩周炎100例的疗效观察[C].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南宁:中国民族医药学会,2005:3

分享到: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