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实验室新闻·最新动态>详细内容

实验室新闻·最新动态

实验室团队聚焦中药民族药“性-效-物”理论创新研究及开发应用示范,主持荣获2025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

发布时间:2025-07-07 10:00:03 浏览次数: 【字体:

图片1.png

2025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广西中药药效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郝二伟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重要成果《中药民族药“性-效-物”理论创新研究及开发应用示范》荣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25年广西科技进步奖郝二伟教授领奖照片.png 

中药民族药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独特的卫生资源,以及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但产业发展面临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科学原理解析不够、全链条创新能力不强等诸多困境。中药药性理论在中药民族药资源开发利用中长期缺位,尤其缺乏系统的药性阐释、药效评价、物质基础解析,以及药材质量标准与开发应用研究,导致其理论研究、临床应用和药材资源开发受到极大限制。团队基于中药一物多效的基本属性,从多个维度提出“反向功效”、“反性共存”、“反性配伍”的“性-效”理论,开创新领域。中药药性、药效、物质基础是中药研究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中药及其产品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占重要地位。团队基于“性-效”理论,进一步开展物质基础研究,形成“性-效-物”理论和技术体系。中药民族药“性-效-物”理论创新研究,是集成原创药性理论、创新性药效评价方法以及关键药效物质基础阐释的先进研究范式,是中药民族药临床应用、资源开发及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科学基础。

团队在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 15 个项目的支持下,6个单位和学科团队联合攻关,历时13年,以中药民族药“性-效-物”理论创新研究为核心,开展技术方法创新研究和产品开发与应用:集成创新体现中药民族药物特色的药效研究体系,搭建“细胞-模式动物-小动物-食蟹猴”完整的药效评价体系;产品开发与应用方面,中药民族药产品二次开发和健康产品以及医院制剂的开发与转化应用是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助于推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国际化发展,项目组在此取得了系列重大创新性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进一步根据广西独特的区域优势和民族药发展的需求,构建形成中国-东盟传统药物研究国际合作技术平台,从合作机制、技术方法、人才培养、产品研发与推广应用等开展全面的协同创新研究,率先为我国与东盟国家开展传统药物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为不同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成功范例。

图片2.jpg

实验室团队在“性-效-物”理论创新及开发应用示范项目中取得的成果,不仅在学术上具有重要意义,更为中药民族药的产业化与国际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此次荣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对团队多年不懈努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度肯定。相信未来,团队将继续深耕中药民族药领域,为推动我国传统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贡献更大力量。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