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举办会议>详细内容

举办会议

首届“中国-东盟传统药物暨农作物废弃物药用研究技术培训班”在我校举办

发布时间:2017-06-05 16:29:00 浏览次数: 【字体:

5月28日至6月4日, “首届中国--东盟传统药物暨农作物废弃物药用研究技术培训班”在南宁举办。培训班得到了广西科技厅、广西教育厅、广西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科研项目经费支持,由广西中医药大学主办,广西中药药效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农作物废弃物功能成分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及广西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共同承办。来自老挝、泰国、缅甸、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等8个东盟国家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学员,以及广西区内各研究机构、企业的科研和技术人员近60人参加培训。

培训班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讲话精神,推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行动计划》和《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实施,基于东盟国家在传统药物研究及产业发展的基本技术需求,分传统药物资源保护与循环利用、传统药物药效作用与安全性评价、传统药物制剂工艺与质量控制、传统药物健康产品研发等四大主题,以桂港澳合作为基础,邀请了广西中医药大学唐农校长、香港浸会大学药学院赵中振副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朱晓新书记、南京中医药大学赵明教授、南开大学白钢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钟赣生教授、澳门大学王瑞兵教授、广西中医药科学实验中心首席科学家邓家刚教授、天津药物研究院张铁军研究员、天津大学高文远教授、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郭宏伟副院长、广西中医药大学侯小涛教授、杨柯教授、周改莲博士等香港、澳门及内地名牌院校、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14名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讲授和现场答疑,为东盟国家的学员传授传统药物和农作物废弃物药用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

来自东盟8国的20名学员在培训班上分别报告了本国传统药物研究的基本情况,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并提出与中国开展合作的主要设想。为增加学员对我国中医药产业及临床医疗的亲身体验,培训期间,还组织学员实地考察了广西大海阳光药业有限公司,黄大权董事长介绍了企业文化和产品。学员还参观考察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的火疗、推拿、针灸等特色科室,现场观摩了医师的治疗过程,钟勇副院长给学员们介绍了医院的特色民族药。

本次培训班是一次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培训行动的有益尝试,也是为构建桂港澳与东盟中医药创新合作圈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实践。由于培训内容先进实用、授课专家知识渊博,培训日程安排紧凑、培训方式方法丰富多彩,使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培训班结业座谈交流会上,全体学员表示参加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培训班学员代表、泰国清迈大学药学院副院长CHAIYASUT CHAIYAVAT表示:“传统医药是中国和东盟各国共同的财富,中国在这个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水平,参加此次培训班,提高了对中国传统药物的认识,同时也能够与其他国家的学员交流学习和科研经验。学习回国后,会积极应用本次培训班传授的先进技术方法选择相关的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尽快落实共建联合实验室的倡议,带动更多的研究人员参与该领域的研究。”

培训班期间,承办方与全部东盟学员共同签属了“中国-东盟传统药物暨农作物废弃物药用研究技术培训班倡议书”以及“中国-东盟传统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合作意向书”,对今后开展传统医药领域的国际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等达成合作共识,为建立长期、稳定的国际科研和学术交流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培训班合影

唐农校长作主题报告

戴铭副校长致辞

香港浸会大学赵中振教授作主题报告

广西中医药科学实验中心首席科学家邓家刚教授进行专题讲授

中国中医科学院朱晓新教授授课

南开大学白钢教授授课

澳门大学王瑞兵教授授课

新加坡学员作学员报告

文莱学员作学员报告

培训班在企业参观考察后合影

邓家刚教授给学员颁发培训证明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