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药有特色。产教融合促发展

牡蛎
海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2019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为8.9万亿元,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1%。
伴随着蓝色经济热潮的兴起,广东、山东、浙江、福建、江苏等沿海省份纷纷加大了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投入,将其作为蓝色经济的增长点去加速推动。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药物包括GV971(甘露特钠)、藻酸双酯钠、盐酸甘露醇、角鲨烯、河豚毒素、鱼肝油等40余种。未来几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还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25年的产值将达到685亿元。
海洋中药历史悠久
海洋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养生保健的海洋天然药物及其制品。据不完全统计,记载海洋中药的中医药本草著作多达500多部。
先秦时期的《山海经》记载有药用价值的鱼类、龟类8种。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记载海洋中药14种。明代《本草纲目》收载海洋中药151种、海洋中药方剂275首。2009年出版的《中华海洋本草》记载海洋药物613味、海洋药用资源1494种。汉代张仲景是最早辨证应用海洋中药的医学家,《伤寒杂病论》记载了栝蒌牡蛎散治疗百合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虚劳病、文蛤散治疗消渴等方法。
海洋中药资源调查领域进展颇多。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将海洋中药列为普查重点,普查出海洋中药资源670种。2004年,国家海洋局启动了“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中国海洋大学主持了其中的“海洋药用生物资源调查与研究”,出版了《中华海洋本草》。2011年开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广西是海洋中药资源普查的试点地区。广西中医药大学海洋中药研究团队对广西北部湾红树林海洋药物资源的类型、结构、数量、分布、生存状况和开发利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
在海洋药物与健康产品开发方面,中国海洋大学管华诗院士是代表人物。他在20世纪80年代率先研制了我国第一个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获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带动了我国海洋药物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偲院士在开发复方海洋中药新药及健康产品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先后筛选了70多个具有抗痴呆、抗肿瘤、抗动脉硬化、抗菌功效的生物活性成分,完成了多个新药、保健品、功能性食品和化妆品的开发。
近年来,广西中医药大学海洋中药团队在邓家刚教授带领下,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海洋中药学重点学科,开展海洋中药健康产品研发,先后开发了复方梭子蟹壳胶囊、葛桑降糖胶囊等保健食品,同时还开展了厚藤、木榄、文蛤质量标准研究,发表了大量海洋中药研究论文,出版了《海洋中药学》等著作。
海洋中药融入“中华药港”
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海洋经济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但与一些沿海省(市)相比,体量、占比、位次都有明显差距。2019年,江苏海洋生产总值达8073亿元,仅为广东的40%、山东的一半左右。2021年4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沿海发展座谈会,提出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把沿海发展作为“十四五”发展的紧迫任务、摆在重中之重来抓;要全面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全力做好科技兴海文章。
江苏省是全国医药产业发展最快、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全省医药产业集中态势明显,已基本形成“四大医药板块”。连云港市作为“四大医药板块”之一,拥有医药企业近400家,其中产值过百亿企业1家、过10亿企业4家,规模以上企业15家。
连云港市正在围绕“中华药港”的目标定位,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药创新基地。在“中华药港”建设过程中,积极布局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充分发挥中医药理论特色和临床经验,利用江苏沿海特色海洋中药资源,开展海洋中药活性物质与功能物质的利用技术研究,从海洋中药中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功能产品和创新药物,建立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海洋中药活性物质创制平台,提高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康缘药业是中药领头羊企业,长期从事中药现代研究与产业化。企业在海洋中药研发领域,参与了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四角蛤蜊深加工功能性保健品的研究开发”,开发出具有调节免疫(兼具辅助降血糖)功能的“银蜊胶囊”,具有补充钙元素的“银蜊柠檬酸钙咀嚼片”等海洋中药新产品。
产教融合助力发展
以海洋中药为特色,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区域和地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利于校企产教融合的实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助推我国海洋中药产业的蓬勃发展。
江苏海洋大学围绕海洋中药活性物质及大健康产品研发产业链,在海洋中药活性物质快速发现技术、海洋中药活性成分半(全)合成技术、海洋中药活性成分大规模制备技术以及新型海洋中药制剂技术等领域,进行重点研究攻关,形成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构建海洋中药创新高地。
海洋中药活性成分发现与合成技术以海洋贝类、藻类、动物类等海洋中药资源高值化利用为目标,江苏海洋大学重点进行氨基糖大环内酯类、杂环类创新药物以及海洋药用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研究开发。目前大量海洋中药资源中活性成分不明确,缺乏作用机制研究,制约了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海洋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与机制研究采用多种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行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化合物活性筛选研究,揭示其作用机制,并实现在医药产品中的成果应用。
海洋中药资源研究与大健康新产品开发以海洋贝类、藻类、动物类等海洋中药资源为主要对象,重点开展海洋中药大健康产品、医疗器械产品、日化产品等开发,实现海洋中药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海洋经济最亮眼的发展领域。中医药历史悠久,是一个亟待研究开发的宝库。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海洋生物技术相结合,开展系统创新,极有可能产生一批海洋中药研究成果,最终构建起海洋中药大健康产业链。
(秦昆明 余泓 高珣 孙涛)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