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综合新闻>详细内容

综合新闻

生态环境对中药资源的质量与数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03 19:30:00 浏览次数: 【字体:

生态环境对中药资源的质量量的影响

黎理1,2 ,蔡毅2,滕建北2,朱华2*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 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摘要:本文概述了生态环境对中药资源数量和质量影响的研究,两者密切相关。
关键词:生态环境;中药资源
 
随着世界经济和人类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药资源的需求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但资源需求短缺却日趋严重。对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已成为政府和医药行业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由于中药材的供应不足和质量的下降,研究者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对中药资源的生长发育及其质量的影响,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生态环境对中药材质量和数量影响的研究是中药资源的生态研究中所特有的。人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居群间的种内变异是影响中药材树量和质量的根本原因,而这种变异主要同种生物长期为了适应不同生境的结果,体现了生态环境对中药材数量和质量的巨大影响,所以不同区域的中药材的种类、数量、质量都有很大差别。
一、生态环境与中药资源的数量密切相关
中药大多数来源于生物,生物物种的客观真实性直接影响着中药真伪优劣的客观真实性。达尔文曾指出:动植物的变异是自然界的法则,是自然界所有生命有机体的一个重要属性,由于遗传和生态两个因素长期复杂的相互作用,中药原物种不是均一不变的群体类型,而是由多种地理形态和生理等方面具有稳定差异的居群所组成。自然条件或栽培条件的改变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及其药材形态结构常常出现变异[1]
生态环境的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对中药资源数量的形成和积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土壤,为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尤为突出。土壤的物理结构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土壤砂性越强,其根系越发达,这对药用植物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土壤中某些元素的缺乏或不足都会影响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2]。唐丽等[3]概述了有关铁皮石斛生态因子与其生长发育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光照、养分、温度、水分等生态因子对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类原球茎和成株的生长发育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并讨论了生态因子的综合影响等今后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中药当归中无机元素分布与其生长的土壤类型密切相关[4];党参栽培中,施用钼、锌、锰、铁等微肥可增产5% ~17. 5%,其中以施锰增产最高[5]
不同的植物种群对特殊生态环境的长期适应形成了这一环境的特殊植物群落。生存在任何环境的植物都有多种生态因子对它进行综合影响,不同发热气候条件、地质、地貌、土壤等共同对植物起到一个综合的生态作用[6]。我国幅员辽阔,物种丰富,但区域性明显,数量的差异明显,北方地区的种类相对较少,但是中药资源的蕴藏量相对较大,南方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中药资源的蕴藏量虽相对少,但种类却多。南方气候多湿润,多山,森林覆盖率高,植被丰富;而北方气候干旱,多为平原;不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影响了中药资源储量差异的形成。
二、生态环境与中药资源的质量密切相关
中药材居群间的种内变异影响着中药资源的质量;中药材本身的活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也影响着中药资源的质量,这些都是中药材本身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而表现出来的质量差异。生态环境影响中药的形态结构、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如植物形态结构、生理生化、渗透调节、植物激素水平、膜保护物质及活性氧平衡、逆境蛋白形成等环节,涉及到植物水分、光合、呼吸、物质代谢等过程[7]
中药材的生长发育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也是其质量形成的重要因素,地道药材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地道药材,作为古人衡量中药材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反映了古人对生态环境影响中药材质量的认识。当今,地道药材在现代生物学上被认为是同种异质,不同产地的药材质量变异充分体现了环境对药材质量的影响[8]。地道药材充分体现了中药资源生长发育及药效成分二者与环境的高度适宜性。鄢丹,陈林等人生态环境对地道药材形成机制的影响[9-10];范俊安[11]、张重义[12]等通过对比道地产区与非道地产区的生态环境的差异,来筛选影响药材质量的生态因子。
中国药材公司在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基础上,以气候、地貌、土壤等生态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药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为区域划分的重要依据,组织编写了《中国中药区划》加深了环境与中药生产统一性的认识,强化因地制宜的观念,实现区域化、专业化生产。黄余霖等明确道地产区八角茴香的主要生态因子,分析八角茴香在中国的适宜生长区域并分级区划,为八角茴香种植科学选址、合理规划和生产布局提供参考[13]。伍奥林等[14]研究发现不同地形因子对珍稀植物桃儿七适生区域的影响不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海拔,与坡度、坡向联系不大,对桃儿七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有一定参考意义。贾光林等[15]通过研究分析不同产区人参样品中人参皂苷含量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确定了对人参皂苷活性成分积累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子,并对人参皂苷进行生态适宜性区划,确定了人参皂苷成分积累的最佳区域。Huang L F等[16] 研究表明,黄花蒿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为核心产区集中在武陵山区,活动积温、日照、湿度、年降水量等生态因子与青蒿素含量相关程度较高。
中药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密切,黄璐琦等提出中药资源生态学概念[17],黄林芳等提出中药品质生态学概念[18],更好地研究两者的关系及机制。中药材是最讲究“地道”、最讲究土壤、空气和水源的,一旦没了这些条件,中药也就如同无水之源,如广东本土药材广霍香中品质最好的“牌香”,因产于广州市石牌镇而得名,如今石牌镇早已成为寸土寸金的商业旺地,霍香的影子也难觅。反过来,中药资源也影响着生态环境,过渡开发利用资源,会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Meng Xian-Ze等讨论甘草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19]
 
参考文献
[1] 孙洪利,刘喜芹,姚素娟.浅谈遗传变异与生态环境对中药物种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1993,4:43.
[2] 黄明进,伍明江,邱德文.浅谈中药资源储量和质量的形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6,28(6):42-44.
[3] ]唐丽,李菁,龙华,等.生态因子对铁皮石斛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4,37(1):153-156.
[4]顾志荣,陈晖,王亚丽.中药当归中无机元素分布及其与生长环境的关系研究[J].中药医院药学杂志,2014.
[5]徐继振,刘效瑞,赵荣.钼锌铁锰在党参栽培中的应用效果[J].中药材, 1996, 19(1): 1-3.
[6]万德光,王文全.中药资源学专论[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7]黄璐琦,郭兰萍.环境胁迫下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及道地药材的形成[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4):277-280.
[8]郭兰萍,黄璐琦.中药资源的生态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7):615-618.
[9]鄢丹,王伽伯,李俊贤,等. 论道地药材品质辨识及其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研究策略[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7):2672-2675.
[10]陈林,彭成,刘友平,等. 川芎道地药材形成模式的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6):2303-2305.
[11]范俊安,易尚平,张爱军,等.川产道地药材受GBS制约效应.中国中药杂志,1996,21(1):12.
[12] 张重义,李 萍,齐 辉,等.金银花道地与非道地产区地质背景及土壤理化状况分析.中国中药杂志,2003,28(2):114.
[13] 黄余霖,黄林芳,李卿.八角茴香产地适宜性分析与数值区划[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3):468-472.
[14] 伍奥林,李敏,张寿文.地形因子对桃儿七鬼臼毒素含量的影响与生态适宜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2):2299-2303.
[15] 贾光林,黄林芳,索风梅,等.人参药材中人参皂苷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及人参生态区划[J].植物生态学报,2012,36(4):302.
[16] Huang L F,Duan B,Chen S L,et al.Mapping the potential distribution of high artemisinin-yielding Artemisia annua L.( Qinghao ) in China with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inese Medicine[J].Chin Med,2010,5(1):1-8.
[17] 黄璐琦,郭兰萍.中药资源生态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384.
[18] 黄林芳,陈士林.中药品质生态学: 一个新兴交叉学科[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1):1-11.
[19] Meng Xian-Ze,Su Yong-Hua,Zhu De-Zeng.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Radix Glycyrrhizae for protection of ecology environment and herbal resources[J].Journal of Chinese integrative medicine, 2006,4(6):556-559.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