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综合新闻>详细内容

综合新闻

浅谈中药鉴别方法的发展概况

发布时间:2020-05-03 10:42:00 浏览次数: 【字体:

浅谈中药鉴别方法的发展概况

李鹏,李平凤,樊柳园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摘要:中药是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基础物质,是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药。药材的真伪、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疗效,与人民群众的健康息息相关。故此,中药真伪鉴别保证中药材的质量为我们医药工作者的职责。鉴别方法由起初:手、眼、口、鼻、耳的感觉,看形、尝味、嗅气、听声,从而分辨药物的产地、品种等次、质量优劣、药材真伪,又发展到火试法和水试法鉴别以及现在建立中药指纹图谱和分子生物技术,笔者对中药鉴别方法的发展演变作以简要概述。
关键词:中药;鉴别方法;
传统鉴别
1.1 手摸:药材必须先用手触摸、揉捏等试其硬软、柔韧、疏松、薪性、粉性等质地特征。其软硬程度又有不同,如“软”和“糯”、“硬”和“挺”,就有差别。软是柔软或绵软的意思,如南沙参软而泡空,黄芪软而绵韧,当归软而柔和,同是软性的药物,手捏则感觉不同。“糯”大致像糯耙以手触之表面显硬状,用力捏之内有软性,如宣木瓜、杭白芷等,而资木瓜、白术、土白芷捏之无此感觉。“硬”是坚硬的意思,击之有声,捏之不变,如三七、降香以及矿石之类药材等。“挺”是软中带硬之意,看似软而捏挺手,如羚羊角、犀角的镑片等,看似薄而软,捏之则挺手。以麝香为例: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和原麝雄性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传统经验告诉我们“手握麝香,脚踢大黄”。其次也可以用槽针检查 (冒槽)、嗅觉鉴别具有定香力强,反复多次嗅之,香气一致,若夹有腥气,膻味则非真品。
1.2 眼看:用眼来观察药物的形态、颜色、老嫩、大小、长短、粗细、扁圆等一切表面特征和断面情况来进行鉴别。颜色的鲜明、暗晦、虫蛀、霉烂等,均非眼看不能了解。苏梗、木香以老为胜;生地宜大,青皮宜小;珍珠要光圆,松贝应平扁;沉香入水则沉,浮海石入水则浮;玄参色要乌黑,杭芍微带红粉,川朴里外紫褐,大黄锦纹。非用眼观察,难以分辨。
1.3 口尝:药物的味道各有不同,可以通过口尝进行鉴别。用口尝药物的五味,酸、苦、辛、甘、咸。如潞党参甜而起鲜,一般党参甜中有土腥味。因不少药物有毒,口尝时要慎重,取样要少,尝后应立即吐出,漱口,洗手,以免中毒。龙骨为例,传统经验告诉我们“龙骨吸舌,琥珀拾芥” 。龙骨和五花龙骨主要区别点是:前者呈骨骼状或破碎块状,白色或灰白色,有的有纹理或斑点,关节断面具蜂窝小孔,舐之粘舌或微粘舌;而五花龙骨则呈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平滑具五色纹理,易碎裂,断面无小孔,舐之粘舌。两者来源不同,故形态略有差异。
1.4 鼻闻:有些药材有特殊的气味,可用鼻嗅来进行鉴别。如冬术香甜,藁本香辛,阿魏嗅有蒜臭气,肉桂香而带辣,老木香之香气清雅,新木香之香气芳烈,冰片香而带凉,乳香没药香而发臭,不借鼻闻,难以分晓。通常情况下大家都知道全草类药材最难区分的,以下为几种容易混淆的品种通过鼻闻可以加以区分。佩兰和泽兰:佩兰为菊科植物佩兰干燥的地上部分,泽兰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的干燥地上部分,佩兰和泽兰比较相似,但佩兰气味芳香,泽兰则无此气味。
1.5 耳听:耳是用来听声音的,鉴别时虽用不多,但亦有辅助作用,如虎胫骨光泽油润,坚实沉重,用刀刮要像瓷碗之声,茄楠沉丢于木桌上有沉重之音,建沉香丢于木桌上是朽木之音,猴枣、熊胆用手摇之有渣渣响声,此类药物非耳莫辨。
1.6 火试:鉴别某些中药材用火燃烧或间接加热,会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象,以此来鉴别药材真伪优劣的方法,称为火试法。珍珠火烧有爆裂声,呈层状破碎,内外色泽一致,烧时无气味;而伪品经火烧后表面光泽消失,呈灰黑色,少数爆裂,破碎表面色泽洁白、无臭无味。
1.7 水试法:水试法是根据某些中药材在水中或遇水后会产生明显而特殊的现象,从而来鉴别其真伪和质量优劣的一种常用方法。例如:红花用水泡后,水变金红色,而花不变色为正品。西红花:放入水中,水被染成黄色,先黄色直线向下,后逐渐扩散,花呈喇叭状者为真品。乳香加水研开之后会有白色或者黄白色的乳浊液。人参浸水摇晃之后会出现泡沫。葶苈子、车前子加水浸泡后,种子黏滑且体积膨大。
2  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材进行鉴定
2.1 化学方法研究中草药指纹图谱
2.1.1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HPLC法是以经典液相色法为基础,引入气相色谱(GC)的理论与实验方法发展而成的分离分析方法 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好、选择性强、应用范围广等优点,主要用于中草药的非挥发性成分的检测。HPLC法信息量大,可对中草药及制剂的质量提供较全面的、可靠的科学评价,还可进行中草药的鉴别及各成分的定量分析,是最常用的指纹图谱研究方法。
张玉杰等[1]对不同产地正伪品沙苑子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P HPLC)法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发现不同来源的正品沙苑子HPLC指纹图谱十分相似,而与2种伪品则显示出完全不同的指纹图谱特征。
2.1.2 质谱(MS)指纹图谱法
MS法是将药材提取液置于MS仪中进行电子轰击电离,获得提取液中化学成分的方法,不同中药材提取液所含成分不同,所得MS图中的分子离子峰及碎片不同,可据此进行中药材鉴别。MS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指纹特征性强,但缺点是要求提取液中主要成分的含量较高,且运行费用较大。在实际操作中MS法常与HPLC法和GC法联用。张尊建等[2]研究了5种石斛的HPLC—MS指纹图谱,解析图谱发现5种石斛的指纹图谱存在巨大差异,表明其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但图谱也显示5种石斛仍具有相同的特征性化学成分存在,表明其具有生物学亲缘关系。
2.1.3 红外光谱(IR)指纹图谱法
物质的分子在同红外辐射相作用时,吸收了入射辐射中的特殊波长部分,并同时发生振动,由此产生了复杂的IR 。吴启南等[3]利用IR法鉴别泽泻与窄叶泽泻,发现窄叶泽泻在指纹图谱区与正品泽泻存在较大差别。正是因为IR鉴别具有特征性强、专一性强等优势,如今已被广泛用于中药材的鉴别和研究。
2.1.4 紫外分光光度(UV)法
UV法具有灵敏、简便、准确的优点,通过分析指纹图谱的峰值、峰形及强度,可得到样品的化学信息,因此既可作定性分析,又可作定量检测。袁旭江等[4]应用UV指纹图谱鉴别毛橘红与光橘红,发现二者的紫外图谱最大吸收峰数目和峰位值均有明显差异,各具特征性,因此利用UV指纹图谱可以成功鉴别毛橘红与光橘红。
2.1.5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指纹图谱法
HPCE法是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依据样品在电场中不同的迁移速率来达到分离及分析目的的方法。分析速度快、范围广、柱效高、进样体积小、运行费用较低。韩丽萍等[5]采用HPCE法测定藿香正气口服液中橙皮苷的含量,指出HPCE法精密度高,专属性、稳定性、重现性好,不仅为藿香正气口服液中橙皮苷的定量检测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其它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2.2 生物方法研究中草药指纹图谱
2.2.1 DNA法
不同种生物体含有不同的DNA序列,因此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的中草药DNA指纹图谱具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可为中草药品种鉴别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依据。由于具有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结果不受外界条件影响等优点,DNA指纹图谱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便捷、准确的分子标识中药鉴定方法。党荣理等[7]引应用DNA指纹图谱法对3种新疆产麻黄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建立了它们的基因组DNA指纹图谱[6]。刘文生等采用RAPD技术扩增植物基因纽DNA样品,获得了清晰可靠的DNA指纹图谱,并根据其DNA带型差异准确区分辨出厚朴、凹叶厚朴和其伪品、混淆品。
3  讨论与展望
传统的方法[8,9]鉴别中药材操作简便、快速、低成本等特点,但是须具备丰富的经验,而次等经验需要日积月累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当今具有鉴别能力较强的老药工越来越少,年轻的一代对中药材传统的鉴别没有丰富的经验,于前辈而言,无法望其项背。再加上现在中药流通领域十分混乱,大量经营商为了一己之利,参假现象也是屡出不穷,给中药鉴别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果要要对中药材进行定性和定量在传统的鉴别上还存在欠缺。因此我们在传统的鉴别上应该借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材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价,建立中草药指纹图谱,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趋势将是多学科的渗透与交叉, 从单指标到多指标, 从单一图谱到多谱联用,并且随着具有高灵敏度, 准确性和重视性等分析手段的应用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 中药指纹图谱的获得和处理变得更加容易和实用, 会真正实现对中药质量的整体评价, 更好的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尽管建立中药指纹图谱, 目前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 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中药是天然产物, 产地分散, 具有内在不稳定性, 加之采收、炮制等多因素的影响致使质量不稳定, 不利于指纹图谱的研究应用, 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优化、稳定的中药材栽培基地, 实施药材G A P。在工艺过程跟踪指纹图谱的建立上, 药监部门、药材生产单位、中药厂家, 科研单位应共同协调, 统计各方面数据, 统一标准。从事中医药事业及其相关人员理谨记药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 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为保证用药安全我们定当做绿色药、做良心药、做放心药,发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在中药经营、生产领域,政府和相关药监部门应该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加强药物生产全过程各环节的管理控制, 制定完善的相关规范,才能生产出品质优良的中药产品;我国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之瑰宝,我们须当努力学习,汲取精华,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把传统鉴别方法和现代鉴别方法结合起来应用于实践,保证中药品质、药效和临床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玉杰,张建军,闫兴丽,等.不同产地正伪品沙苑子HPLC指纹图谱鉴别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9):820.
[2] 张尊建,王源园,李茜,等.五种石斛的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3,06:53-59.
[3] 吴启南,王立新,杜倩,等.UV、IR光谱法鉴别泽泻与窄叶泽泻[J].中药材,2002,12:871-874.
[4] 袁旭江,林励,李向明等.毛橘红与光橘红的紫外光谱和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04:305-307.
[5] 韩丽萍,赵玮,赵树进.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藿香正气口服液中橙皮苷含量[J].中药材,2006,09:983-984.
[6] 党荣理,马永红,吴霞,等.新疆产麻黄的RAPD分析[J].中草药,2003,09:96-98.
[7] 刘文生,朱建明,何斌,等.中药材厚朴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指纹图谱研究[J].中材,2004,27(3):164.
[8]朱华,傅鹏主编.壮药材锡叶藤、兰香草、大叶金花草、耳草的研究[M].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2016:97-98.
[9]朱华,傅鹏,苏健主编.壮药材石仙桃、昂天莲的研究[M].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2017:60-63.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