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综合新闻>详细内容

综合新闻

自治区专家组到我实验室开展现场考核评估

发布时间:2018-11-10 09:34:0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8年11月09日上午,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考核专家组在广西科技开发院党委书记黄科林和黄仁彬组长带领下,一行9人(叶琨教授、杨和平教授、蒋受军教授、韦坤华教授等)到我实验室开展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现场考核评估,广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庞宇舟教授、学科办副主任郑景辉博士、科技处副处长王孝勋博士、实验室主任朱华教授、副主任卢汝梅教授、苏健博士、傅鹏博士及本实验室教授及骨干蓝毓营教授、甄汉深教授、田慧教授、陈卫卫教授、杨秀芬教授、梁洁教授、夏星教授、梁子宁教授、谭勇教授、韦杏教授、王柳萍副教授、李冰副教授、谢锋博士、笪舫芳博士等30多人参加此次评估会。庞宇舟副书记做重要讲话,实验室主任朱华教授做实验室建设工作汇报,黄科林、黄仁彬等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考核专家组对本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会上,庞宇舟副书记指出“广西壮瑶药重点实验室是我校重点培育冲击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努力方向之一。该实验室立足于我区丰富的壮瑶药资源和壮瑶医临床疗效优势,以我校丰富的民族医药研究积累为基础,聚焦“壮瑶药理论及品种鉴定与资源开发研究”、“壮瑶药物质基础与质量控制研究”、“壮瑶药药效筛选与安全性评价研究”、“壮瑶药制剂与新产品开发研究”四个主要研究方向,通过整理和完善壮瑶药基础理论,创新壮瑶药研发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制壮瑶药新制剂新产品,培养富于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科研队伍,构建仪器设备先进、管理科学、功能完善、合作开放的科研平台,使实验室成为壮瑶药学科的重要技术平台,成为壮瑶药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培育和转化推广的重要基地。他说该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对壮瑶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优异成绩。壮瑶药成果获广西政府科技奖最高、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原创壮瑶药理论著作10多部;研究制定壮瑶药质量标准91个;创新构建了壮瑶药理论指导下的全球第一个壮瑶药资源普查数据及实物标本库体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实验室现有博士19名、教授20名,形成了国内外壮瑶药专项研究规模最大的科研团队;首创全球第一本壮瑶药研究专业性季刊有中文、英文、壮文;承办了目前国内外规模最大壮瑶药论坛“壮瑶药协同创新高端学术论坛”;牵头成立桂粤湘黔滇五省(区)壮瑶药协同创新专家联盟;得到自治区领导荣仕星、李彬,院士张礼和、郑永齐、王东明及政府职能部门(自治区卫计委、食药监局、科技厅、教育厅)高度肯定;壮瑶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取得新突破,有61个壮瑶药质量标准获批、2个新产品投产、10个国家授权发明专利;构建了目前在壮瑶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壮瑶药专项研究规模最大的平台,实验室面积 2200 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 2970 万元,纵向经费4010.1万元;13家主流媒体25次专题报道本团队壮瑶药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国内外领先,拥有“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八桂学者”、教育部中药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鉴定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壮药药材学》主编等;以壮瑶医药为抓手,促进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合作取得新突破;广西八县(域)中药(壮瑶药)资源普查通过省级和国家验收;壮瑶药鉴定理论与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SSR,ISSR-PCR,SCot-PCR,DNA,遗传差异/生长调控与药材品质相关性,生物活性/效价测定鉴定)等等,这些成绩是在自治区科技厅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也是各兄弟单位、各位专家帮助支持的结果。同时,也标志着壮瑶药研究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达到较高的层次和水平。下一阶段,希望自治区科技厅继续加大力度支持该重点实验室,支持壮瑶药早日进入国家药典,促进壮瑶药产业加快发展,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现场考核组考察了本实验室壮瑶药研究成果、实验室设备及工作环境、规章制度与有关支撑材料,下午2点半考核完毕。本次现场评估与考核将极大促进实验室的各项工作。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