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国粹之美,让“中医药瑰宝”代代相传
岐黄有术,本草无疆。5月20日,中国校园健康行动——致爱中华·传艺少年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走进本草博物世界”新鲜中药基地研学活动在位于房山区的北京广阳博海医院新鲜中草药基地举行。
本次活动作为“中国校园健康行动——致爱中华·传艺少年‘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主题项目”的实践体验部分,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指导,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中国致公党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与中共门头沟区委统战部、门头沟区教委联合主办,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发展基金、医疗康养专项基金、本草博物、北京广阳博海医院、门头沟京师实验小学共同承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致公党房山区支委、北京燕京文化专科学校、暨南大学本草博物教育基金参与协办。
活动借助北京广阳博海医院专业的优质资源,以及面积广阔、品种丰富的新鲜中草药自采、自种、自用示范基地,带领同学们从课堂知识走近鲜草药,在特邀中医药专家及科普老师的现场指导下,利用自然这本无字之书,开启中医药从本到源的追溯,贴近生命、亲身感受,发现和体验本草博物世界的神奇与美好。
开营仪式上,北京广阳博海医院副总经理王冲先生首先代表院长张海滨博士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致公党北京市委委员、房山区支委副主委、北京燕京文化专科学校校长杨广泽先生在致辞中对活动表示赞扬并欢迎活动在房山区中小学开展;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兼项目部主任常征先生代表主办方向大家讲述了举办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的初衷及目前开展情况;门头沟京师实验小学安知博校长在致辞中对学校的特色课程体系进行了介绍,并对社会各界单位在丰富校园课堂教学及文化生活上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致公党北京市委社会服务与联络处四级调研员张卓女士主持开营仪式并介绍了致公党北京市委参与“8+1”行动项目以及做好中医药文化科普的重要意义。随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向学校捐赠了《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和《走进本草博物世界》读本,以支持学校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承学习;同学们集体诵读《本草歌》,用最美的声音表达对本草世界的喜爱。
在一天的研学活动中,由主办方特别邀请的国医大师金世元先生的首批国家级徒弟、北京城市学院李京生教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郭青丽老师以及中医鲜药科普专家孙圣奎老师联袂进行基地讲解,带领同学们体会本草世界的浩瀚。研学内容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特点,积极调动孩子们的五官六识,围绕中医鲜药科普课堂、种植园识药认药、品尝鲜药代茶饮、学习制作鲜草药简易标本,以及制作中医足浴包、种植鲜草药等劳动体验项目开展,同学们在跃跃欲试、欢乐忙碌中探索未知,在挥舞着泥巴小手得意又开心的嬉笑中体验美好。
据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常征副秘书长介绍,中国校园健康行动——致爱中华·传艺少年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主题项目是由公益组织联合政府、学术机构、教委、学校等多家单位协同发起的中医药文化科教助学品牌活动,也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要求的重要文化传承活动,旨在弘扬国粹,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提升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和健康素养。项目于2020年疫情稳定后在京启动,被致公党北京市委选定为参与“8+1”行动文化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届活动在门头沟区落地实施。
不同以往的是,活动更加重视中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接受程度,课程策划上将东方“本草学”与西方“博物学”相结合,为小学设计“我把本草唱给你听“趣味主题课程,为中学设计“读红楼识本草”经典阅读融合课程,以弘扬经典、古今探究、全新演绎、多学科融合学习的方式,努力构建中小学生感兴趣、能听懂、有特色、重体验的中医药文化课程体系,真正让“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取得实效。同时,活动还关注教师职业健康,开展“关爱园丁 呵护健康”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为辛勤园丁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药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中国校园健康行动——致爱中华·传艺少年‘走进本草博物世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科教助学系列活动”已经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小窗。希望同学们可以借此开启对中医药学、对《本草纲目》等文化经典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阅读,在融合学习、分享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博大精深,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思维,获得受用一生的中医药健康知识。
当天还邀请到课程主设计本草博物创始人、暨南大学本草博物教育基金发起人曾海鸥女士,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发展基金主任王小莉女士、门头沟京师实验小学梁国红副校长,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项目部王洪聪女士,致公党房山区支委教育行业的多名党员,陪同门头沟京师实验小学的90名师生代表共同参与了本次研学活动。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