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广西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欢迎您!
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工作动态

第一课系列(二) 刷屏了!姚春校长的中医新生专业思想教育,这些港台及东盟学子有话说

发布时间:2025-09-12 2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9月8日下午,仙葫校区第二会议室里暖意融融。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姚春同志为2025级中医学专业新生带来了一堂干货满满、触动人心的专业思想教育课。课上,姚春以真实临床案例展现中医药优势,寄语新生“启桂派杏林新程,谱桂中医青春答卷”,点燃了港台及东盟学子的中医热情。课后,他们的心声格外动人——


      打破偏见!中医不仅能调理,更能治大病

     

        中国香港 邓述仁:今天听完姚校长的分享,真的太受鼓舞了!现在很多人包括香港、广东的朋友,都觉得中医只能“调理”,不能“治病”。但校长用实实在在的案例告诉我们:中医既能攻克西医棘手的慢性病,在急症救治上也有一手!最后她引用《内经》说“非病不可治,乃法不得当”,一下子点醒了我,更坚定了学中医的信心!


     广西的中医药资源,是我们的“宝藏”


      中国台湾 蔡宗穎: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广西中医药大学的优势!广西的中药材资源太丰富了,简直是天然的学习宝库,为我们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打下了扎实基础。校长分享的案例,让我对中医“整体观”“辨证施治”的精髓有了更具体的理解——这正是中医不可替代的价值。她鼓励我们“打好基础、多实践、敢创新”,我已经做好准备在这里潜心钻研,未来用所学回馈社会!


    中国香港 張韻:广西的壮瑶医药、“桂十味”道地药材,还有学校用中药抗疫的实践,都让我觉得特别自豪!我们能近距离接触这些独特的民族医药资源,把壮瑶医药精髓融入现代中医,不仅是学知识,更是在传承文化。这份“地利”优势,一定能让我们的中医之路走得更宽!


     从案例到初心,更懂医者的责任与使命


     中国香港 張凱淇:姚校长讲的那些真实病案太打动人了!她带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把每个病例的诊疗思路娓娓道来,让我真切感受到“医者仁心”的重量,也明白了作为未来的中医人,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中国香港 陈禧雯:校长讲的“通阳三合针法”和中药治疗案例,我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有位患者的结节经过治疗明显缩小,还有的直接消失了!这些实实在在的疗效,让我更确信自己选对了路,也更期待在桂中医解锁更多专业技能!


    中国香港 陳梓楠:从“认识中医”到“见证中医的力量”,再到校长的殷切鼓励,这堂课让我热血沸腾!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把专业本领学深学透,将来用中医技术帮患者解除病痛。中医薪火相传,我们责无旁贷,加油!


    不止学知识,更有对未来的清晰规划


     马来西亚 蔡镇隆(东盟学子):作为来自马来西亚的学生,我最关注校长提到的国际合作!广西是中国与东盟的桥梁,我希望在这里学好中医后,把这份智慧带回家乡,分享给更多人。尤其是“桂十味”,让我看到中医药和地方文化的深度融合,未来真想参与相关研究,让广西的道地药材走向东盟!


     中国香港 卢诗甄:校长讲了2个多小时,我全程都在认真记笔记!作为新生,我知道学习中医还有很多难关要闯,特别希望学校能多给我们一些临床实操的机会——毕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也期待老师们多分享实用的方剂和针灸技巧,帮我们更快上手!


      中国香港 林銳祥:校长说“古医经典是根基,基本功要扎实”,这句话点醒了我。未来我要从经典学起,把基础打牢,争取用草药、针灸等技术帮患者减轻痛苦,这就是我的目标!


     校长的精神,是最好的榜样


     中国香港 王祉翹:姚校长的个人经历太让人敬佩了!工作中救死扶伤,生活里文武双全,四十岁还坚持考博出国深造——这份毅力和热爱,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我也要以她为目标,在中医路上脚踏实地、永不停歇。

       一堂课,连接起不同地区的中医追梦人;一番话,点燃了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初心。从对中医的懵懂好奇,到对未来的清晰规划,2025级的新生们已然整装待发。相信在桂中医这片沃土上,他们定能不负期许,在中医药的世界里深耕细作,书写属于自己的“杏林答卷”。


WechatIMG3978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姚春的“开学第一课”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