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鸭脚艾
.jpeg)
.jpeg)

壮医类专业:
序 号  | 143  | 
专 业  | 壮医类专业  | 
中药名  | 鸭脚艾  | 
壮药名  | 棵法策,Gofazcwz。  | 
壮医功效  | 通龙路,活血散瘀,理气止痛。  | 
壮医主治  | 阿意勒(便血),肉裂(尿血),京瑟(闭经),隆白呆(带下病),产呱腊胴尹(产后腹痛),阴疽肿痛,林得叮相(跌打损伤),渗裆相(烫伤),巧尹(头痛),白冻(泄泻),埃病(咳嗽),慢性肝炎。  | 
中医类专业:
序 号  | 143  | 
专 业  | 中医类专业  | 
中药名  | 鸭脚艾  | 
别 名  | 甜菜子、野勒菜、四季菜。  | 
来 源  | 为菊科植物白苞蒿Artemisia lactiflora Wall. Ex DC.的全草。  | 
鉴别特征  | 草本。主根明显;根状茎短。茎直立,有纵棱,上部多分枝。下部叶花期枯萎;中部叶有柄或假托叶;叶片广卵形或长卵形,长5.5~12.5cm,宽4.5~8.5cm,二回或一至二回羽状全裂,裂片3~5枚,变化大,卵形、长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基部与侧边中部裂片最大,长2~8cm,宽1~3cm,先端渐尖、长尖或钝尖,边缘有细裂齿或全缘;上部叶与苞叶略小,羽状深裂或全裂。头状花序卵圆形,无柄,基部无小苞叶,在分枝的小枝上数枚或10余枚,密集成穗状圆锥花丛;总苞钟状卵形;总苞片3~4层,半膜质或膜质;花杂性,外层雌花3~6朵;中央两性花,4~10朵,均有管状;雄蕊5;柱头2裂,裂片先端呈画笔状。瘦果椭圆形。  | 
中医功效  | 祛风止咳,活血化瘀。  | 
中医主治证  | 头痛,咳嗽,泄泻,便血,尿血,闭经,白带,产后腹痛,阴疽肿痛,跌打损伤,汤火伤。  | 
附 注  |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