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土茯苓
.jpeg)
.jpeg)
.jpeg)
.jpeg)
壮医类专业:
序 号  | 126  | 
专 业  | 壮医类专业  | 
中药名  | 土茯苓  | 
壮药名  | 勾浪蒿,Gaeulanghauh。  | 
壮医功效  | 通龙路火路,祛风毒,除湿毒。  | 
壮医主治  | 发旺(风湿骨痛),兵吟(筋病),笨浮(水肿),肉扭(淋证),呗奴(瘰疬),梅毒。  | 
中医类专业:
序 号  | 126  | 
专 业  | 中医类专业  | 
中药名  | 土茯苓  | 
别 名  | 红土茯苓、红土苓、狗老薯。  | 
来 源  | 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xb.的根茎。  | 
鉴别特征  | 攀援藤本。茎光滑,无刺。根状茎粗厚、块状,常由匍匐茎间相连接。叶互生;叶柄约占全长的3/5~1/4,具狭鞘,常有纤细的卷须2条,脱落点位3于近顶端;叶片薄,革质,狭椭圆状披针形至狭卵状披针形,长6~12cm,宽1~4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钝,下面通常淡绿色伞形花序单生于叶腋,通常具10余朵花;雄花序总花梗通常明显短于叶柄,根少与叶柄近等长,在总花梗于叶柄之间有1芽;花序托膨大,连同多数宿存的小苞片多少呈莲座状,花绿白色,六棱状球形;雄花外花被片近扁圆形,兜状,背面中央具纵槽,内花被片近圆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齿;雄花靠合,与内花被片近等长,花丝极短;雌花外形与雄花相似,但内花被片边缘无齿,具3枚退化雄蕊。浆果熟时黑色,具粉霜。  | 
中医功效  |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 
中医主治证  | 梅毒,热毒疮疡,热淋,血淋,带下,湿疹瘙痒。  | 
附 注  |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