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荔枝核
壮医类专业:
序 号 | 66 |
专 业 | 壮医类专业 |
中药名 | 荔枝核 |
壮药名 | 些累谁,Cehlaehcei。 |
壮医功效 | 调气止痛,通谷道,祛寒毒,通龙路火路。 |
壮医主治 | 病嘿细勒(疝气),睾丸肿痛,心头痛(胃痛),腊胴尹(腹痛),京尹(痛经),产呱腊胴尹(产后腹痛)。 |
中医类专业:
序 号 | 66 |
专 业 | 中医类专业 |
中药名 | 荔枝核 |
别 名 | 荔仁、枝核、荔核、大荔核。 |
来 源 | 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成熟种子。 |
鉴别特征 | 乔木。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2或3对,少4对,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5cm,宽2~4cm,先端骤尖或尾状短渐尖,全缘,无毛,薄革质或革质。圆锥花序顶生,阔大,多分枝;花单性,雌雄同株;萼浅杯状,深5裂,被金黄色短绒毛;花瓣5,基部内侧有阔而生厚毛的鳞片;雄蕊6~7,有时8;子房密被小瘤体和硬毛。果卵圆形至近球形,成熟时通常暗红色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 |
中医功效 | 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
中医主治证 | 疝气痛,睾丸肿痛,气滞腹痛。 |
附 注 |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