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凤尾草
壮医类专业:
序 号 | 29 |
专 业 | 壮医类专业 |
中药名 | 凤尾草 |
壮药名 | 良给团,Rienggaeqdon。 |
壮医功效 | 利湿毒,清热毒,凉血止血,消痈肿。 |
壮医主治 | 肉扭(淋浊),隆白呆(带下病),阿意咪(痢疾),白冻(泄泻),能蚌(黄疸),呗农呗叮(疮肿疔毒),货烟妈(咽喉痛),呗奴(瘰疬),航靠谋(腮腺炎),北嘻(乳腺炎),高热抽搐,东笃哈(蛇虫咬伤),鹿勒(吐血),渗裂(衄血),肉裂(尿血),阿意勒(便血), 外伤出血。 |
中医类专业:
序 号 | 29 |
专 业 | 中医类专业 |
中药名 | 凤尾草 |
别 名 | 细叶凤尾草、小凤尾草、井栏边草。 |
来 源 | 为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草Pteris multifida Poir.的全草。 |
鉴别特征 | 蕨类植物。根茎短,横走,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叶纸质,密生,二型;营养叶柄光滑,禾杆色,有时下部带红棕色;叶片卵形或卵圆形,长20~40cm,宽15~25cm,基部圆楔形,先端尾状,单数一回羽状;侧羽片2~5对,对生,线形。最下部羽片有柄,基部常为二叉状深裂,边缘有刺状锯齿;叶脉羽状,侧脉分叉状或不分叉。孢子叶较大;叶片卵圆形,一回羽状,但中部以下的羽片通常分叉有时基部1对还有1~2片分离的小羽片;侧生羽片2~5对,线形,近先端营养部分有尖齿;孢子囊群生于羽片边缘至近先端而止;囊群盖线形,膜质,全缘,灰白色。 |
中医功效 |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 |
中医主治证 | 痢疾,胃肠炎,热淋,血淋,磷中毒,鸦片、砷、毒蕈中毒, 农药1059、1605等中毒。 |
附 注 |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