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刺苋菜
壮医类专业:
序 号 | 17 |
专 业 | 壮医类专业 |
中药名 | 刺苋菜 |
壮药名 | 碰溶温,Byaekroemoen。 |
壮医功效 | 清热毒,除湿毒,止血,止痢。 |
壮医主治 | 阿意咪(痢疾),白冻(泄泻),额哈(毒蛇咬伤),能唅能累(湿疹),呗农(痈疮),仲嘿喯尹(痔疮),肉扭(淋证),肉裂(血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
中医类专业:
序 号 | 17 |
专 业 | 中医类专业 |
中药名 | 刺苋菜 |
别 名 | 野苋菜、野勒苋、刺苋。 |
来 源 | 为苋科植物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 L.的全草或根。 |
鉴别特征 | 草本。茎直立,圆柱形或钝棱形,多分枝,有纵条纹,绿色或带紫色,无毛或稍有柔毛。叶片菱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胞果矩圆形,长约1-1.2mm,在中部以下不规则横裂,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内。种子近球形,直径约1mm,黑色或带棕黑色。花果期7-11月。 |
中医功效 |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
中医主治证 | 痢疾,便血,水肿,带下,胆结石,瘰疬,痔疮,疔疮,喉痛,毒蛇咬伤。 |
附 注 |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