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庞宇舟教授毒论毒病理论与特色解毒方药、技法应用培训班”暨第七届“八桂庞氏毒病学术流派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年9月12日至14日,由广西中医药大学主办,庞宇舟桂派中医大师传承工作室等承办,南宁桂柳附一中医医院协办的2025年度国家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庞宇舟教授毒论毒病理论与特色解毒方药、技法应用培训班”暨第七届“八桂庞氏毒病学术流派研讨会”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深化研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庞宇舟教授的学术思想,加强毒论与毒病理论学术交流,推广解毒方药及技法临床应用。会议采用“线下讲座+线上直播”双轨并行模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高等院校教师、科研人员及在读研究生等广泛参与,线上线下总参会人次超5.2万,影响力创历年新高。
9月13日上午,本次培训班开幕式在南宁凤凰宾馆凤凰大厦举行,由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副院长张青槐主持。广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唐振宇,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八桂庞氏毒病学术流派创始人庞宇舟,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院长韦英才,广西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黄瑞诚,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副院长韩杰,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副院长张荣臻、广西中医药大学百年乐制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罗宇东等多位领导出席开幕式现场,共襄学术盛事。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唐振宇、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院长韦英才、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韩杰先后致辞,既肯定前期筹备成果,也对会议顺利开展及长远影响寄予殷切希望。庞宇舟教授围绕“毒”在中医学与民族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及重要地位发表讲话,强调毒论毒病理论与特色解毒方药技法是极具潜力的研究宝库,期待通过本次培训班促进理论学术交流与传承,助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随后,现场同步举行拜师仪式,仪式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桂派中医大师庞宇舟端坐主位,新晋弟子依次行拜师礼,通过呈拜师帖、敬茶、聆听师训等传统礼仪,正式确立师徒关系。仪式庄重热烈,既彰显流派对传统医学传承模式的坚守,也为学术思想、诊疗经验的代际传递奠定基础。
庞宇舟教授毒论毒病理论与特色解毒方药、技法应用培训班合影
拜师仪式
本次培训班紧扣庞氏毒论毒病理论核心,汇聚知名专家与流派骨干,围绕毒病毒论理论学术报告、毒病毒论理论临床应用、解毒方药研究与开发、特色解毒技法培训四大专题展开培训交流。在毒论毒病理论学术报告环节,庞宇舟教授以《八桂庞氏学派毒论、毒病理论与解读方药技法概述》开篇,系统梳理庞氏毒论的学术渊源、理论框架与核心要义,毒病分类、诊断要点与治疗原则,重点强调“从毒求因、以毒论病、辨毒设法、解毒施治”的综合治疗策略,为与会者带来学术新见与临床新思路。
庞宇舟教授作《八桂庞氏学派毒论毒病理论与解毒方药技法概述》主旨报告
周祖亮教授则以《古代毒病毒药文献及其研究现状》为题,指出我国古医籍中毒病毒药文献丰富,既系统记载毒物特性、中毒机理与解毒方法,更蕴含“以毒攻毒”的辨证智慧,强调未来需聚焦文献价值挖掘,通过实证研究推动其向现代防毒技术与特色药物研发转化,激活传统文献当代价值。
周祖亮教授作《古代毒病毒药文献及其研究现状》主题报告
9月13日下午,毒论毒病理论临床应用专题汇报环节开启。梁明坤、朱闽、钟璐、韦冰心、陈甲秀等专家,依托深耕临床数十年的经验,结合各自专科领域,围绕毒论毒病理论临床应用,详解从“毒”辨证论治癌症、皮肤病、妇科病、头面官窍病、风湿病的临床转化经验,系统呈现了“以毒论治”在多个疑难病种中的独特疗效与理论深度,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
毒论毒病理论临床应用专题报告
9月14 日上午,解毒方药研究与开发专题汇报展开,罗宇东、卢冬、蓝日春、蒋伟哲、方刚等专家教授分别围绕特色解毒成药八味龙钻颗粒、芳香类解毒药物、常用解毒中壮药、基于毒论的解毒壮药金草消毒颗粒、不孕不育系列解毒壮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展开汇报。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体现了解毒方药的现代科研与应用进展,也为解毒新药研发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解毒方药研究与开发专题报告
9月14 日下午,特色解毒技法培训专题汇报举行,张青槐、李仁锋、曾振东、蒋祖玲等七位专家以“视频演示+现场讲解”方式,分别展示壮医刺血泄毒疗法、火针驱毒疗法、药物竹罐拔毒疗法、皮肤针祛毒疗法、刮痧排毒疗法、药线点灸清毒疗法、热敏探穴针刺逐毒疗法。通过深入的理论讲解和直观的操作演示,有效推动了解毒技法的传承与推广。
特色解毒技法培训专题报告
据悉,八桂庞氏毒病学术流派自2019年创立以来,深耕毒病领域,成果丰硕、屡创辉煌。2024年,庞宇舟教授团队研发的“八味龙钻颗粒”获国家1.1类中药创新药临床试验批件,实现壮医特色方药转化关键突破;2025年,庞教授牵头完成的“壮医解毒理论及方药技法的创新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彰显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学术高度。人才培养方面,其带教的在读硕士团队表现亮眼,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11个项目在校内选拔赛获奖,3项获区级奖项,1项正冲击国赛。此次培训班与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医药民族医药工作者提供了高水平的学习交流平台,更有力促进了中医药壮医药学术体系的建设与推广,为中医药与民族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