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西医结合基础--董柏青

发布时间:2019-10-18 10:12:30 浏览次数: 【字体:

 

简  介:董柏青,男,57岁,研究生学历,硕士,主任医师(二级),广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院长。现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出生缺陷人才培养项目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卫生技术评价与经济政策学组成员、广西医学会临床流行病与循证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西预防医学会健康体检监护分会副主任委员。曾兼任原卫生部腹泻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广西预防医学会会长、广西流行病学会主任委员、广西公共卫生管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广西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是广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第十届广西政协委员、南宁市新城区末界和青秀区首届人大代表。

工作领域:主要从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学、科研工作。长期从事疾病预防控制、数理流行病学、妇幼保健学、卫生行政管理工作。

研究方向:疾病预防控制与妇幼保健。

近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7月至今)《流行病学》专业基础,共27学时,2016级预防医学,36人;《妇幼保健学》专业基础,共6学时,2016级预防医学,36人。

近5年主持教改项目

   [1]校级招标项目,2018ZB01,基于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的探索与实践,2019/01-2020/12,4万,广西中医药大学校级招标项目,主持,在研。

   [2]广西壮族自治区教改项目,2019JGA199,基于协同创新理论构建预防医学“两型三高”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主持,在研

近5年科研项目:

   [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10004203,细菌性传染病病原谱流行规律与变异研究,2013/01-2015/12,212万,广西地区主持,已结题。

   [2]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GXNSFAA053159,症候群监测技术在细菌性传染病防控中的建立与应用,2012/06-2016/05,5万,参加(排名第二)

   [3]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542,广西高发出生缺陷流行病调查与相关因素研究,2015/01-2015/12,3万,参加。

   [4]广西壮族自治区卫计委科研项目,重2010063,广西高发出生缺陷流行病调查与相关因素研究,2010/01-2015/12,3万,参加。

   [5]广西中医药大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科技攻关专项,2020ZX001,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智能化移动监测系统研究,2020/02,10万,主持。

公开发表科技论文:

   公开发表科学论文近200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科学论文51篇。

[1]董柏青,尤剑鹏,梁秋瑜,吕炜(通讯作者),马金凤(通讯作者),韦红卫,李海.2016-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活产儿出生体重的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9,53 (12):1259-12631.

[2] 董柏青,陈碧艳,梁秋瑜,何升,吕炜,刘伯通,左杨瑾,林丽,韦慧,韦洁,黄秀宁,丘小霞(通讯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169万例胎儿总出生缺陷与重大出生缺陷分布的特征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40(12):49-54.

[3]董柏青,尤剑鹏,林玫,付志智(通讯作者),李海,宫晨.中国传染病预防控制对全球人类健康的贡献[J].预防医学论坛,2019,25(9):641-647.

[4]李海,杨庆利,居昱,陈钦艳,谭超,吴琪俊,董柏青(通讯作者). 广西苗族、侗族儿童乙肝疫苗初次免疫应答水平与TLR基因多态性的关联[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7):3958-3963.

[5]Guangqiu Qin, Yuqiu Gao, Pingjing Wen, Guiqiang Liang, Peng Zhao, Baiqing Dong*(通讯作者), Song Tang, Kamran Shekh. Evaluation of the genotoxicity and teratogenicity of xylan using different model approaches, Drug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20,DOI:10.1080/01480545.2020.1745226.

[6] Dong B , Liang D , Lin M , Wang M , Zeng J , Liao H , Zhou L , Huang J , Wei X , Zou G , Jing H .Bacterial Etiologies of Five Core Syndromes:Laboratory-Based Syndromic Surveillance Conducted in Guangxi, China[J]. 

[7] Dong, Bai-Qing,Yang, Jin,Wang, Xuan-Yi(通讯作者),Gong, Jian,von Seidlein, Lorenz,Wang, Ming-Liu,Lin, Mei,Liao, He-Zhuang,Ochiai, R Leon,Xu, Zhi-Yi,Jodar, Luis,Clemens, John D. Trends and disease burden of enteric fever in Guangxi province, China, 1994-2004[J].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0,88(9).

[8]李明丽,潘沛江,朱金辉,蓝光华,李荣健,潘姣姣,董柏青(通讯作者).新旧注射吸毒人群HIV传播因素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02):97-101.

[9]郑文彬,朱秋映,朱金辉,蓝光华,陈怡,董柏青(通讯作者). 2011年广西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03):239-242.

[10]左梦玲,董柏青(通讯作者),吴兴华,陈欢欢,陆华湘,黄慧,陈礼,李明丽,韦舒琳.广西某县HIV现场监测与定点监测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03):225-227+235.

[11]李明丽,蓝光华,李荣健,潘沛江,董柏青(通讯作者).广西吸毒人群美沙酮维持治疗5年随访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06):697-700.

[12]陈栏心,朱秋映,王学燕,吴兴华,李明丽,董柏青(通讯作者),唐咸艳.广西2005—2012年艾滋病时空聚集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12):1521-1525.

[13]朱秋映,陈栏心,董柏青(通讯作者),唐振柱,沈智勇,刘伟, 李明丽,吴兴华.1996—2012年广西艾滋病流行地理差异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5.21(3):141-143.

[14]李明丽, 蓝光华,李荣健,潘沛江,陈礼,左梦玲,董柏青(通讯作者).广西美沙酮替代治疗门诊2006年入组者的情况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21(8):680-683.

[15]广西壮族自治区专项示范区15岁及以上HIV阳性人群特征和检出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9):929-933.

[16]左梦玲,董柏青(通讯作者), 吴兴华, 陈欢欢,陆华湘,黄慧,陈礼,李明丽,韦舒琳.广西某县HIV现场监测与定点监测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3):225-235.

[17]左梦玲,董柏青(通讯作者),雷利志,刘湘红,梁秋瑜.广西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及预测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21(9):953-955.

[18]梁秋瑜,董柏青(通讯作者),吕炜,左梦玲,张茂鑫,黄宁,宁耀森.2016年广西剖宫产率现状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7,23(05):424-426.

[19]李海,吕应楠,杨庆利,居昱,陈钦艳,谭超,董柏青,吴琪俊.TLR基因多态性对广西汉族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初次免疫应答水平的影响[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23(04):397-401+411.

出版著作:

[1]董柏青,李国坚,徐建国.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第2版,ISBN:978-7-117-29551-2.

[2]董柏青.广西百年霍乱史,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ISBN:7-80666-116-6.

[3]康来仪,董柏青,陈直平,吕宝成.实用传染病防治,学苑出版社,2010,第3版.ISBN:978-7-5077-3574-1.

[4]董柏青,李国坚,徐建国,唐振柱.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第1版,ASIN:B01M7XIOKB.

科研奖励:

  获广西政府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第1作者二等奖3项、第1作者三等奖3项、其他作者二等奖、三等奖9项。

[1]董柏青(第二完成人),症候群监测技术在细菌性传染病防控中的建立与应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二等奖,2018

[2]丘小霞,董柏青,潘新年,韦红卫,何升,杜娟,沈亦平,陈碧艳,姚薏,黎新滟,易赏,赖允丽,张强,韦慧,邹雄,广西地中海贫血综合防控的研究与应用,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18

[3]林玫,董柏青, 王鸣柳,廖和壮, 权怡,曾竣,梁大斌,黄君, 陆宝.症候群监测技术在细菌性传染病防控中的建立与应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 省部二等奖, 2018.

[4]丘小霞; 董柏青; 潘新年; 韦红卫; 何升; 沈亦平; 陈碧艳; 姚慧; 黎新艳; 易赏; 赖允丽; 张强; 韦慧; 邹雄. 广西地中海贫血综合防控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 科技进步, 其他, 2018.

[5]董柏青(第三完成人),乙肝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双突变筛选肝癌高危人群价值的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2012

[6]董柏青(第三完成人),广西健康安全突发事件预警应急系统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2011

[7]董柏青(第二完成人),广西城乡腹泻疾病负担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2011

[8]董柏青(第一完成人),伤寒监测与控制的现场试验研究,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09

[9]董柏青(第一完成人),伤寒监测与控制的现场试验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2008

[10]董柏青.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 其他, 2006.

[11]董柏青(第一完成人),广西百年霍乱流行病学研究及防止效果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2006

[12]董柏青(第一完成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2006、

[13]董柏青(第一完成人),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流行病学监测研究,中华医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05

[14]董柏青(第一完成人),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流行病学监测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2004

[15]董柏青(第一完成人),广西埃尔托霍乱的地理流行病学研究及其应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01

[16]董柏青(第一完成人),广西埃尔托霍乱的地理流行病学研究及其应用,中华医学会,二等奖,二等奖,2001

[17]董柏青(第一完成人). 数学模型在伤寒疫情预测中的应用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 科学技术,三等奖,1991

[18]黄龙生,游金生,沈文虎,潘兴仪,董柏青.广西医院病床适度发展模型,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990

[19]方思尧,董柏青,郑锡鹏,梁成龙,谭国珠.影响广西沿海地区急性腹泻病流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及监测技术推广应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87

  学术声誉:

  连续16年为广西优秀专家;获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才、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广西青年科技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出生缺陷人才培养项目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政策与卫生经济学组成员。曾先后多次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的“自治区抗洪救灾先进个人”;广西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现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出生缺陷人才培养项目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卫生技术评价与经济政策学组成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药政策与管理分会副会长。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