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药学——朱华

简 介:朱华,男,博士,二级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西首批高层次人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民族医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级一流专业及广西一流学科中药学带头人、广西重点学科壮药学带头人、国家药监局中药材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全国《中药鉴定学》课程联盟副理事长、首届教育部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道地药材多维评价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副会长、《壮瑶药研究季刊》主编、全国药学类规划教材编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药学类规划教材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中药鉴定学》主编、全国中医药规划教材《壮药药材学》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评审专家、广西民族医药协会名誉会长、壮瑶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广西中医药大学一中南大学壮瑶药研究联合实验室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药资源与应用工程中心主任、中药新药基础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历任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院长(兼)、桂林医学院党委书记、广西医学院院长、广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工作领域:从事中医临床药学民族药应用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首创壮药药材学及多维评价体系,发展了中医临床药学壮药学。
研究方向:民族药应用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科研情况: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11项。主编专著28部,发表论文361篇,制定壮瑶药质量标准29项,研制产品13个获批生产,授权专利18件,主编全国规划教材《中药鉴定学》《壮药药材学》。培养博士生16名。理论创新,分析“毒虚致病”的病机实质,提出“三联互动”(调气、解毒、补虚)的选药原则和“源于壮医、创新理论、科学求证、指导应用”的壮药理论新观点等。技术创新,提出“品种-质量-药效-应用”四位一体的壮瑶药材研究技术模式,构建壮瑶药材筛选一体化技术体系及具有壮瑶药思维人才培养平台。
获奖情况:主持成果获国家教育部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广西科技奖一等奖、二等奖4项,全国民族医药发明二等奖、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技一等奖等;获省部级社科奖、教学成果奖共6项。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