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团伙冒充侨胞投资商企图骗取我校学生钱财 被识破送往警局
诈骗团伙冒充侨胞投资商企图骗取我校学生钱财
被识破送往警局
9月13日晚,自称是侨胞来我校投资商铺的诈骗嫌疑犯,以身上没有人民币去机场为由,在我校内搭讪路过学生,请求学生“慷慨解囊”,被我校师生识破报警,一名嫌疑犯被抓获。
昨日19:30,人文社科鲁老师向学校武装保卫部报警称,在仙葫校区图书馆附近有两名女性自称侨胞。以身上没有人民币去机场为由涉嫌诈骗学生。经校武装保卫部当班值班员联合学工处黄华生副处长对受骗学生笔录进行研究发现,2起案件均为外地(安徽)团伙作案,其中一名女性嫌疑人昨晚已被辖区派出所民警拷走,进行下一步审讯。
最近一周校武装保卫部24小时值班人员就接到类似报警2起。针对每年学生入学期间是诈骗案件的高发期,9月11日下午,仙葫派出所集中辖区高校保卫处处长召开专题会议,会议指出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相关教育,加大防范力度,对不明身份的可疑车辆和人员进行合法盘问控制并报警。
警方提醒:陌生人要求相助要警惕
为了防止我校学生再次上当受骗,针对此类诈骗犯罪特点,我部办事员黄文俊电话采访了仙葫派出所黄庆军教导员。黄庆军教导员提醒:最近,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摸准了高校大学生单纯、富有同情心、防范意识差的弱点,利用种种手段,想方设法骗取学生或学生家庭的钱财,现将犯罪分子惯用的骗人手段、方式和如何防范总结如下,希望引起我校广大青年学生的重视,杜绝类似案件的发生,切实保护自身和家庭安全。
校园内诈骗分子惯用的一些手段:
1、伪装身份,直接骗钱;2、投其所好,引诱上当;3、假借推销商品,以假钞骗真钞,或以次充好骗取钱;4、骗取信任,掩盖作案真相;5、假借销货,乘机敲诈;6、故意制造事端,勒索钱物;7、利用关系,寻机下手;8、利用学生的善良、同情,以寻求帮助为其达到目的。
在校园里如何防止上当受骗
1、当遇到陌生人向你借钱、借手机、推销物品、或接到不明电话声称急用要汇款时,先听对方把话说完,问明情况,再做处置决定。
2、遇事冷静分析,坚持不贪便宜,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3、自己拿不准的事情或者不懂的事情,不要马上作出决定,做到三思而后行。
4、如果遇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也要先将其领到学生处、保卫处等部门,共同解决,不要轻易将钱、物交给对方。
5、一般不要将自己的身份情况、家庭情况有意无意透露给别人。
6、牵扯到现金收缴等问题要询问辅导员老师的意见,确认情况属实再行缴纳。
7、遇到可疑的情况要沉着冷静,及时想办法报告保卫部门处理。
8、不要相信手机上发来的“中奖”、“点歌”短信,不要轻易在网络上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和其他个人信息,以防止被人窃取。
9、学校只有计财部门才能收费,且收费地点在计财处收费大厅。
10、拿不准的事请及时与辅导员联系,寻求辅导员的帮助。
我校武装保卫部24小时值班电话:
(仙葫校区)18077101109
(明秀校区)18077101102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