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跟党走,“护”助青春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践行2022年广西中医药大学“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主旨暨庆祝第五个“中国医师节”,8月18日上午,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使救援队”深入南宁市西乡塘区的华强街道,为社区居民带来一场生动而实用的“黄金四分钟”——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科普活动。
一心向党守初心。守护生命,医者使命。建党百年,党领导下的医疗卫生事业走过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不论何时,医者立仁心,赴使命的初心永不变,一心向党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砥砺奋进的初心永不褪色。当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人们对院前急救培训的需求正逐年增加,即运用急救技能在院外对病人发病时施以急救措施。因此,积极深入群众落实院前急救措施科普工作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压力无处不在,各类突发事故的发生率也悄然上升,当严重的疾病、意外伤害事故来临之时,人们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失去呼吸和心跳等功能,生命安全面临严重的威胁。因此,此次科普活动选取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培训作为实践活动的第一站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高效处理好心脏骤停后的“黄金四分钟”,提高大众对心脏骤停的应急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挽救更多生命贡献一份力量,便是此次实践活动的真谛所在。
互助前行践匠心。活动开展地点为南宁市西乡塘区的华强街道,作为南宁西乡塘区的“父辈级”街道,居住人口多且密集,流动人口大且分散。因此在此地开展活动有着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天使救援队先期积极开展社区对接,街道走访,充分摸清理顺社区情况,做好预调研,做足准备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最需要的知识才是我们授课的知识,群众最易掌握的操作才是我们传授的操作。勤动手、多动脑、善分工,此次活动天使救援队把这几点做到了极致。授课组员积极演练宣讲与实操,后勤组员勤跑社区与现场。
原著居民多,烟火气息浓,人口年龄偏大是此次参与活动人群的一大特点。小组成员创新性的采用普通话与南宁白话的双语授课形式,并通过问答形式激起听众的兴趣。将抽象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枯燥的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技能培训转变为实用易操作的技能讲解,现场居民无不竖起大拇指,记起笔记,纷纷现场模拟起来。“我气道开放后吹气的时候,胸部怎么没鼓起来”,旁观的居民大声说:“要深吸气,用力吹”,阿姨深吸了口气,用力吹气,可还是没有成功来。"吹气的时候伤员的鼻子要捏紧,口要完全包住伤员嘴巴,这样才能有效吹气”,团队成员指出存在问题。活动结束后你一言我一语,大家把培训团队成员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各有各的问题,各有各的想法,但团队成员都一一耐心解答,并手把手矫正操作手势。力求做到标准,争取达到每个人都能掌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活动小组组长朱萍曾说:“我的导师张红,曾教导我,当好一名护士,过硬的专业素养不可少,只有怀着匠心精神对待工作和职业,不断打磨历练,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理论授课、技能演练、实操指导、问卷调研每个环节都体现出团队知识到实践的充分运用。秉承医者的仁心,更践行医者的匠心。
勇挑重担展信心。 短暂而充实的两天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社会实践队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的实践之旅才刚刚吹响启程的号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一次小而平凡的科普活动都是为提高国家的卫生健康事业添砖加瓦。路漫漫其修远兮,提高全民健康的道路还任重道远,作为一名普通的医护工作者,深入群众,扎根基层,将是我们不变的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嘱托“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注入青春力量,立医者之志,践青春之行!
图为团队成员指导居民心肺复苏操作
图为团队成员指导居民心肺复苏操作
图为团队成员对居民问题答疑
图为团队成员现场合影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