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广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处欢迎您!
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工作动态

【喜讯】我校获奖代表郝小波、赵铁建、古联参加2019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来源:科技处 作者:科技处 发布时间:2020-06-10 15:31:03 浏览次数: 【字体:

大会现场

4月9日,2019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宁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鹿心社出席大会,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陈武在会上讲话。大会由孙大伟主持,费志荣宣读表彰决定,曾万明、黄伟京、杨静华、黄日波出席大会,并一同为获奖代表颁奖。我校郝小波、赵铁建、古联作为获奖代表接受自治区领导颁奖,学校副校长冷静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大会。

会议表彰了获得2018年度国家、广西科学技术奖以及广西“金绣球友谊奖”的科技工作者、国(境)外专家及友好人士。其中,我校郝小波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的《葡萄膜炎病证结合诊疗体系构建研究与临床应用》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赵铁建教授团队完成的“广西壮瑶医药防治肝脏疾病基础的研究”项目获得2018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古联教授团队完成的“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中医证型易感基因的鉴别与应用”项目获得2018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广西科学技术奖是广西科技界的最高奖项,每年获奖的项目都是对广西经济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成果,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为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而设立的最高层次奖项。2018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共148项,包括4个类别奖项: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2018年我校以第一完成人获广西科学技术奖3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另外学校作为主要参与者还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

学校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努力将科技研究成果更好地转化为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服务的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障护航。

郝小波教授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赵铁建教授获得广西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古联教授获得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附:我校获奖代表风采

郝小波教授

郝小波,教授,主任医师,广西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亚健康科学技术研究会会长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郝小波教授从事眼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6年,其中从事相关葡萄膜炎疾病研究10余年,主要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视网膜及视神经等眼病。擅于运用“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中医基础理论,通过各种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各类疑难性眼病,诊治各种类型的葡萄膜炎;擅长以六经辨证体系为统领,全面调整免疫性眼病的体质,阻断或减轻疾病的复发,提高临床疗效。2012年建立葡萄膜炎专科诊室,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病人,为病人解除病痛,受到一致好评。

郝小波带领的专科团队是一个务实、向上的团队,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厅局级等各级别葡萄膜炎相关课题12项,发表学术论文约30篇,出版《眼科中医外治》专著,并获得201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三等奖。2017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评选,成立郝小波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挖掘并研究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形成系统的诊疗体系,并推广运用于临床。

郝小波教授做团队指导

赵铁建教授

赵铁建,教授,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基础和生理学及实验动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壮瑶医药防治肝纤维化及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赵铁建教授有较深厚扎实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较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级“优秀教师”、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十佳教师”“十佳教研室主任”“科技工作先进个人”“优秀硕士研究生导师”。主编和主审《生理学》《解剖生理学》《中西医结合生理学》《临床生理学》《神经生理学》等多部委和行业“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为广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审评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论文评审专家。

赵铁建教授长期以来注重团队精神的培育和教学的建设,生理教研室在连续两年的教研室评估中名例全校首位,所带领的生理学团队是一个务实、向上的教学科研型团队。赵铁建教授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厅局级等各级别的防治肝纤维化和动物模型制备相关的课题1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西科技攻关项目2项及厅局级项目多项,承担和参与过多项国家级和省厅级科研和教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约50篇,其中SCI收录5篇。主持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精品课程《中西医结合生理学》,主持制作《中西医结合生理学课程网站》获得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医学组一等奖,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教学成果三等奖各一项,获得2018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

赵铁建教授组织生理教研室学习

古联教授

古联,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二区主任。任广西医师协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省级课题4项。发表SCI文章36篇,中文核心论文13篇。参编全国中医院校本科教材《诊断学》等4部。

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我国卒中疾病负担尤为严重。祖国医学辨证论治在缺血性脑卒中(IS)防治中起重要作用,但中医辨证存在不精确、不统一、缺乏客观依据等问题,证候实质成为中医学研究的突破口。古联教授团队主持的项目将为IS高危人群筛查、诊断、中医辨证提供生物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

该项目成果在省内外11家医院推广应用,发表学术论文35篇,其中SCI收录20篇(总影响因子41.894),累计他引162次,其中SCI他引141次。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举办省级以上学术培训班7期,学术影响广泛。该项目进一步提高了IS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水平,对中医现代化及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古联教授团队

 

                                                                                                                           录入:科技处  编辑:蒋婷婷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