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上学期2014年级 壮医班
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针刺学》课程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壮医针刺学》 任课教师(职称): 林辰 教授
授课对象及时间: 2014年级 壮医班 2016-2017学年上学期
授课题目(章节):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壮医针刺基础(第一、二节)
教 具: 多 媒 体 电脑 基本教材: 《中国壮医针刺学》林辰.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学目的: 1、掌握“壮医针刺学”的定义 ;2、掌握壮医针刺取穴的基本特点、手法的基本特点;2、熟悉壮医针刺生命观、自然观、穴位的基本特点及壮医针刺的特色和优势; 3.了解壮医针刺疗法的起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1、“壮医针刺学”的定义;2、壮医针刺取穴的基本特点、手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教学,采用讲授法,通过对壮医针刺疗法的起源、发展的讲述,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启发学生将壮医针刺与中医针刺比较,进一步讨论壮医针刺疗法的内涵及其优势。
课时安排:3学时
课程作业或思考题: 1、何为壮医针刺学? 2、壮族的地理环境对壮医针刺疗法起源有何影响?3、壮医针刺取穴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教学后记: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工作。讲课中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学生惊叹壮族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特色以及壮医针刺的来源和特色的理论基础。学生普遍满意教师渊博的知识及运用多媒体图片的展示,能生动的体现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将课本中的知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大家踊跃在课堂上发言、讨论,使教学内容易于理解和掌握。
教研室主任意见: 同意,本教案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针刺学》课程教案(续页)
时间 分配 |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
教学方法与 手段 |
5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30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
壮医针刺疗法是壮族宝贵的医学文化遗产,为壮族人民的健康提供重要保障!壮医针刺疗法可治疗临床各科疾病,例举对不孕症治疗的成功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并引出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绪 论
是以壮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穴位及针刺方法,探讨运用针刺防病治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壮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体系较完善、特色优势明显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包括用穴规律、治疗大法、针刺方法、临床治疗、预防疾病等。 壮医针刺理论的形成,来源于对壮族人民生活经验、生产经验和医疗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以所积累的传统医疗实践为基础,在长期的发展中,吸收了古代汉族医学的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形成了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壮民族特色的壮医针刺理论体系。壮医针刺学是壮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节 壮医针刺疗法的起源 1、文献、文物考证壮医针刺疗法的起源 (1)在《黄帝内经》的《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就明确提出了“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2)《医部全录》卷七说:“南方之气,浮长于外,故宜微针以刺其皮……微针者,其锋微细,浅刺之针也。” (3)1976年、1985年考古学家分别挖掘出土了2枚精致的青铜针和3枚银针。 这些都可以佐证,壮医针刺疗法起源于原始时期南方壮族聚居地。 2、地理环境对壮医针刺疗法起源的影响 (1)复习壮族有何地理、气候特点 (2)医学的产生和发展,与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气候条件,这种外界条件影响人之体质,导致了疾病的地域性及治疗方法之地域性。
第三节 壮医针刺疗法的发展 1、社会进步促进壮医针刺疗法的发展 2、民俗文化促进针刺实践的发展 3、政权更替对壮医针刺疗法的发展的发展 从砭石、骨针、陶针、青铜针到银针的发展规律,非常符合人类文明发展史,壮医针刺的发展历史进程,与中医针灸的发展进程相类似,两者渊源深远,同根同源,但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文、地理和社会发展的不同,而沿着各自不同的方向发展。
第二章 壮医针刺基础 1、壮医针刺的基本特点 (1)壮医针刺的生命观 壮医针刺的生命观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2)壮医针刺的自然观 壮医针刺的自然观是天地人三气同步。 (3)壮医针刺取穴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是“以环为穴”、“以应为穴”、“以痛为穴”、“以灶为穴”、“以边为穴”、“以间为穴”和“以验为穴”。 (4)壮医针刺穴位的基本特点 壮医针刺穴位以天干、地支的命名方法,以时间、方位对穴位进行命名,体现了时间、空间的特点。 (5)壮医针刺手法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是针刺的深浅以天、地、人三部为法则,针法有轻手法、中手法、重手法三种基本手法为特点。 提问:壮医针刺与中医针刺的异同点
2、壮医针刺的特色和优势 (1)壮医针刺的特色 ①核心理论的特色:以三气同步理论、三道两路学说、气血均衡理论、“天圆地方”学说和“8”字环针法为核心的理论特色。 ②取穴方法独具特色:“以环为穴”、“以应为穴”、“以痛为穴”、“以灶为穴”、“以边为穴”、“以间为穴”和“以验为穴”的取穴原则和取穴方法特色明显。 ③治病机制彰显绿色特色:以体外穴位点的刺激,通过调节龙路、火路传导以激活和增强人体的自然自愈力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特色效应。 ④诊断特色:以辨病为主、辨证相结合为主要内容的临床诊断特色。 ⑤治疗方法特色明显:依据天圆地方的用穴规律及配穴原则,使用“8”字环针法,由规范的治疗工具和独具特色的针术所构成的技术特色。 (2)壮医针刺的优势 ①选穴方法简单、便捷、灵活 ②针刺手法简单易懂、实操性强 ③疗效疗效显著、起效快 ④安全、无毒副作用 ⑤治疗成本及费用低廉
|
全部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结合图片进行讲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