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文化>校园文化

【大美桂中医】 镂石成金 文景相融 桂中医阿平湖惊艳亮相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宣传部 日期:2019-07-29 点击数:
分享到:

七月盛夏,流金铄石。广西中医药大学仙葫校区阿平湖景观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惊艳亮相!这里,山幽、水清、草绿、木秀,这里岸线蜿蜒、柳枝婆娑、乔木奕奕、芳草萋萋,这里竖石有镂、静娴毓秀、雄浑开阔、美不胜收!

阿平湖风光

阿平湖景观东邻自诚楼,西至合德楼、博物馆,南接医圣广场,北靠图书馆,是我校景区园林式校园建设的核心景区。

合德楼

学校教学管理中心又称“合德楼”,位于阿平湖西侧,今年7月初已正式启用。“合德”源自《周易》:“与天地合其德”。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阿平湖畔的草地如绿毯一般沿坡铺开。一株如苍龙探海、枝干遒劲、造型古雅秀丽的古松,似翘首以盼,又似招手致礼。

如茵的草坪之中,树下萋萋芳草与呦呦鸣鹿相映成趣,为阿平湖景区增添了无穷的诗情画意。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阿平湖瀑布石嶙峋险峭,层层叠叠分布着。有的逶迤延展,有的泰然持重,有的棱角毕露……大小各异,千姿百态。

 

 

近日,瀑布成功试水,即将竣工验收。整个瀑布约20米的地势高差,宽幅30余米,在瀑布前方的水面上建有观景曲桥,可近距离欣赏瀑布“飞流直下”。

毛泽东对中医药的重要批示大型文化石刻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阿平湖景区入口的台阶处,遒劲流畅、金光粼粼的巨型石刻映入眼帘。

洁白的玉石衬托出泥金大字气势恢弘,这是1958年毛泽东同志对中医药的重要批示,思想蕴含深邃、伟大,堪称我校最核心的一块文化石刻,极大地提升了我校中医药文化的整体气韵。同时,鞭策全校师生在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高瞻远瞩的精辟批示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中医药事业,为人类健康事业奋斗终生!

河图洛书石

位于阿平湖畔、仲景广场北面,巨石形制周正,大气磅礴。

石刻背面刻有对河图洛书的解读:“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深邃的数字图案,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亦是中国古代描述宇宙时空关系或天地万物运转规律的基本模型,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图洛书最早记载在《尚书》和《易传》,诸子百家多有记述。太极、八卦、周易、阴阳、五行等皆可追溯于兹。《易·系辞》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由广西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唐楷之先生书写。

石刻正面左上角和右侧分别刻有“河洛生辉”“阴阳术数”“文明滥觞”三枚红色印章,彰显了河图洛书作为阴阳五行术数之源、中华文明渊源,其胸襟气魄泱泱超然,熠熠生辉、万象更新。印章为全国著名书法大家、广西书协副主席罗敏先生篆刻。

阿平湖石刻

由著名书法家曾来德先生为我校题写。阿,《说文》曰为半山腰,故“阿平湖”意为半山腰的平湖。

 

校名石

正红色的“广西中医药大学”印章石位于阿平湖畔,与校训、校歌印章石依次排开。

“大医精诚”

位于阿平湖畔,由第四届中国书协主席、书法大家沈鹏先生为我校题写。大医精诚,首见于唐代孙思邈著作《备急千金要方》的第一卷。这是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它广为流传,影响深远,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它要求为医者“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掌握精湛医术的同时,还要拥有高尚的医德、“大慈恻隐之心”,“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滋兰树蕙”

由著名书法家张羽翔先生为我校题写,字体浑朴拙萌,取法于中国碑体之冠——爨宝子碑体,或是一种变隶体。“滋兰树蕙”源自《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意为培育英才。

“智者乐水”

“智者乐水”石刻与位于药师山吴萸路口的“仁者乐山”石隔着尊贤路上下相应、鼓角相闻。“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出自《论语》,意为自然万物应该和谐共处。

该石刻由第五、第六届中国书协主席、著名书法家张海先生为我校题写。

“并育并行”

“并育并行”石刻位于自诚楼西侧、阿平湖畔,由全国著名书法家张世刚先生为我校题写。“并育并行”出自《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体现的是大自然的包容与和合之道,诠释了我校以阿平湖为代表的校园文化建设整体理念:和谐共生、相得益彰、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石刻位于自诚楼西侧,与“并育并行”石刻毗邻,由全国著名书法家张继先生为我校题写。源自《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

 

“濯足”

“濯足”石刻位于阿平湖亲水石道,由张继先生为我校题写。语出《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

“平等”

“平等”石刻位于阿平湖东侧,由楷书名家卢中南先生为我校题写。平等是人类社会理想境界的至高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生观的共同理念。在学校空阔处耸立“平等”这样一块石刻是意味深长的,它意境上与相邻的“阿平湖”、“并育并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三石刻交相辉映,其“平等”二字还遥遥与远处“合德楼”主对联中的“碧碧湖水养慧心”的“慧心”二字密切相印,我们殷切期待着“平等”二字如同种子深深植入学子们的内心,潜移默化,最终使他们成长为身心健全的社会人。

白玉桥

白玉桥,位于阿平湖西面一角,通体为汉白玉,莹润细腻,造型雅致,如彩虹卧波横跨湖面。拱桥倒影水中,桥影相照,圆满似月。

此外,若干意境隽永的石刻在仙葫校区落成或加工更新,句句源自经典,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之深厚、渊博、雄壮、瑰丽。

“与天地参”

与天地参,位于中医历史文化长廊尽头处,由卢中南先生为我校题写。语出《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该石上还有三个印章:天人合一、与天地参、立心天地,皆名家所刻。就本质而言,“与天地参”就是“天人合一”,二者等量齐观。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石刻由我校校友甘霖先生题写,为我校廉政文化石。语出《黄帝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意为善养浩然之气,心正意正,诚守、修持清明之心。

“诚”

位于教学楼前大草坪,毗邻椰林,由卢中南先生为我校题写。《中庸》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静思”

位于图书馆西侧,菩提林内。由年高望重的解放军著名书法家夏湘平将军为我校题写。

“静观”

位于博物馆门口,由书法家张继先生题写。

“成功=艰苦的工作+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成功=艰苦的工作+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中英对照石刻,源于爱因斯坦对其一生治学和科学探索的总结。该石刻位于海洋药物研究院正门前草坪内。“格物致知”“精勤不倦”两枚印章分列石刻左右两侧。

“博采勤求”

位于教学楼东侧,由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丁嘉耕先生为我校题写。语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自序:“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勤”

“勤”位于自诚楼北门处,由丁嘉耕先生为我校题写。意为学问之道,天道酬勤也。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该石刻位于教学楼北面,由第七届中国书协主席、书法大家苏士澍先生为我校题写。语出《黄帝内经·素问》“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平阳秘,乃中医学治病最基本的法则。

“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此石坐落在教学楼旁,茵茵草坪一方,为一硕大黄蜡石刻成。在石刻背面,新增的黄底红字“不忘初心”印章分外醒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广西中医药大学办学使命,与此精神相终如。

张载“横渠”四句

该石刻位于仲景大道中央、面向医圣广场,刻有宋代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该句言简意宏,道出了读书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勇猛精进的情怀。

目前,经过加工,石刻右上角多了红色的“继往圣”印章,充分展示了广西中医药大学的与古今往圣相往来的高贵的人生价值观。刻字为古籍版刻书体。

“一阴一阳谓之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语出《周易·系辞上》。由桂林市书协主席、全国书法大赛金奖获得者石墨先生为我校题写。现石刻右侧,两枚红色“开物成务”“继善成性”印章上下排列,亦为石墨先生所刻。

语出《黄帝内经》:“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该石刻书法由张继先生题写。石刻下方,两枚红色印章殊为大气:“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皆名家所刻

“继善成性”即石刻中“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开物成务”亦出自《周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山水相依,文景相融。灵秀的自然美景与遒劲飘逸的书法相互交契,优美的校园风光和传统文化相互辉映,由内而外、天人合一,使得校园焕发出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