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用初心使命书写杏林师者担当
侯小涛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广西教学名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海洋中药学学科带头人,中药资源循环利用广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广西一流学科中药学方向带头人。她始终将服务国家需求、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作为自己的使命,用33年的坚守,求是创新,乐教爱生,书写杏林师者担当!
立德树人守初心,教改先锋担使命
侯小涛教授始终坚守教学一线,用扎实学识言传身教。为本科生主讲《分析化学》《海洋中药学》等4门核心课程,年均授课超300学时。“每一堂课都是与学生思维碰撞的舞台,容不得半点懈怠。”这是侯小涛教授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让抽象的化学理论变得生动易懂,她精心设计课件,将前沿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案例,是广西中医药大学最早开展网络课程建设的教师之一。她注重以德育人,化身学生和青年教师的引路人。目前,她已培养出博士生、硕士生40余人,本科生超过2000人,毕业生已成为各地医药卫生、教学工作一线的骨干。坚持以实践项目引导学生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项目,主持的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中有超过30名学生是项目组成员,10余名学生成功获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创新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她还注重传帮带,其团队骨干不仅在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还成为了“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主要成员。
开拓创新勇攻坚,海洋中药填空白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海洋强国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侯小涛教授开始思考如何结合广西区位优势建设海洋中药学学科。她带领团队成员考察北部湾沿海海洋中药资源,走访沿海中药企业、调研民间用药经验。当时国内该领域研究几乎空白,没有现成教材,也缺乏专业师资。她历时数年编写出版《海洋中药学》《海洋中药化学》等12部著作,其中《海洋中药学》成为全国高校该领域的首本教材,构建成海洋中药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课程教学体系。为扩大海洋中药学的影响,侯小涛和团队成员不辞辛劳奔波于各地高校进行跨区域的教学推广,至今已指导广西区内外7所高校开设了海洋中药学课程,培养了大批复合型创新人才。作为中国东盟传统药物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的主要组织者,她多次组织举办中国东盟传统药物学术研讨会,邀请东盟国家专家来华交流,同时带领团队赴澳大利亚、泰国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为合作主编,与东盟7国专家合著编写出版的《中国东盟传统药物志》获国家政府出版奖提名奖。
“变废为宝”勇创新,科研成果助发展
侯小涛教授坚持面向科技前沿开展科学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厅级科研项目40余项。侯小涛教授在调研中敏锐地注意到甘蔗叶的药用潜力,广西作为糖业大省,每年产生甘蔗叶废弃物达数百万吨,焚烧处理不仅造成空气污染,还浪费了宝贵资源,随即将研究方向聚焦于甘蔗叶药用开发。这个在旁人看来“捡破烂”的研究,她却深耕了十余年。经历多次失败,侯小涛教授团队终于在甘蔗叶药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次明确甘蔗叶多糖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制定第一个甘蔗叶瑶药材标准;建立了第一条工业化甘蔗叶多糖生产线……截至目前,侯小涛教授团队以甘蔗原生态糖和甘蔗叶多糖为原料开发健康食品、化妆品、抑菌产品、医疗器械等共计20余项,实现经济效益超亿元,将“废叶”变为“金叶”,为糖业产业链延伸提供了“广西方案”。
侯小涛教授,胸怀国之大者,用智慧和学识启智润心,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用敬业与奉献推动学科和科技的发展,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她以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实际成果,为科教兴国战略书写杏林师者担当!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