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 2022年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12个世界肝炎日,为提高人们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号召全社会共同关注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早日战胜病毒性肝炎。由广西中医药大学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办,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防治肝炎,健康你我”主题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在广西中医药大学成功举办。 活动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开展。广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覃宇环,公...
    07.292022
  • 近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发布《关于2021年度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奖励决定》(中民医药会科〔2022〕50号)和《关于2021年度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的奖励决定》(中民医药会科〔2022〕51号)文件。据统计,我校获科学技术奖8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学术著作奖2项,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具体获奖名单见下表。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和学术著作奖是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设立,用以推动...
    07.282022
  • 7月14日-24日,由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体育局和共青团广西区委共同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承办,广西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学会协办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排球比赛(大学组)在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成功举办。共有来自全区37所高校、63支队伍、756名运动员参加了本次比赛,比赛分体育专业组、普通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 我校男女排球队在教练员徐锡杰和韦金亮的带领下参加了普通本科组的比赛,在分组循环赛中男队以小组第二...
    07.262022
  • 在壮医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医术精湛、德高望重的医务工作者,他们长期在临床、科研、教学一线奋斗,为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瑾明作为壮医代表性人物,为成为真正的壮医学者而努力,为传承、发扬壮医学术思想及经验,为推进壮医学科的专业化建设,为壮医药事业的发展画上了熠熠生辉一笔,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壮医人的初心与使命,理想与信念,见证壮医发展点滴。 广西第一个国家级中医学术流派——广西黄...
    07.262022
  • 7月19日-22日,广西中医药大学成功举办首期广西医学院校骨干教师ISW(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教学技巧工作坊。工作坊引导员团队由重庆大学、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和广西中医药大学的10位专家及骨干教师组成。来自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桂林医学院和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24位骨干教师参加了工作坊。 本次工作坊为期4天,24位学员分为4组,每组安排2-3位引导员,在引导员的带领下以BOPPPS有效教...
    07.252022
  • 近日,2021年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揭晓。邓家刚教授主编的《桂本草》(第一、第二卷)荣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2021年度学术著作一等奖。 广西药用资源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广西有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民族药资源十分丰富。 由广西中医药大学邓家刚教授牵头,组织近120多位中医药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历经8年,系统呈现了1219种广西植物类中药壮瑶药的研究成果,最终凝成近760余万字...
    07.242022
  • 黄鼎坚给患者做针灸治疗。廖怡津/摄 本报记者 吕 欣 大雨初霁的早晨,记者走进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寻访全国名中医、广西针灸大师黄鼎坚教授。 83岁的黄教授正在自己的名医工作室里给病人问诊施治。只见他银针在手,缓慢间歇地捻转进针,声音轻柔,笑容和蔼,眼神关切,不急不燥。他坚持每周5个半天门诊和不定期病房查房,解决疑难病例,每次出诊都一号难求。 “毫针的针刺法分为持针、进针、行针、留针和出针5个基本...
    07.212022
  • 黄汉儒在查找文献资料。陆 文/摄 本报记者 吕 欣  通讯员 黎 佳 壮医药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整理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已进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序列,并逐步形成医疗、保健、教育、科研、文化、产业体系。这与全国名中医、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主任医师黄汉儒关系密切。 黄汉儒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已经56年,为壮医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壮医药事业的开拓者、壮医药理论的奠基者、壮医药文化传播的先行者...
    07.212022
  • 外国友人体验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本报记者 吕 欣 他是将壮医从乡野引入学堂的第一人。 自28岁开始,他致力于自己民族的医学传承创新,游走穿行在广西的山野村寨,寻访民间医生,整理民间医案,穷尽一生精力与热爱,将其系统化、科学化、学科化,并坚持在临床工作中探索实践、治病救人。 他就是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黄瑾明教授。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56年,他用半个世纪的勤勉仁爱,...
    07.212022
  • 本报北京7月20日电  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20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向受表彰的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表示热烈祝贺。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持续深化改革、守正创新、开放合作,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人才队伍、科研能力建设,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使中医药这一中华文明瑰宝焕...
    07.212022
首页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尾页 共4695条信息/共470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