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第十届分子生药学暑期研讨会在广西中医药大学开幕
8月6日上午9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分子生药学专业委员会、道地中药材功能基因组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办,广西中医药大学承办的第十届分子生药学暑期研讨会在广西中医药大学仙葫校区教师发展中心多功能厅开幕。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在北京、南宁设立会场,两会场同步进行。
广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莫锦荣在致辞中向与会专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程及办学理念。莫锦荣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分子生药学学科的发展,组建了学科团队,搭建了中医药研究系列平台,在理论研究及广西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莫锦荣指出,本次会议将进一步促进各位专家学者交流经验、凝聚共识,加快分子生药学学科发展,推动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莫锦荣希望广西中医药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抓住机遇,虚心学习,进一步提升学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要进一步拓展科学研究视野,推动中医药研究成果落地转化,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黎甲文在致辞中介绍了自治区党委、政府为推进中医药发展所制定的政策以及广西丰富的中医药民族医药资源。黎甲文表示,研讨会的顺利召开将进一步打开我们对分子生药学未来发展的研究思路,使广西分子生药同行有机会与国内顶尖的分子生药学领域的专家交流对话,更好的积累经验,解决中药资源发展中的瓶颈问题。黎甲文希望与会专家多为广西中医药事业建言献策,进一步推动广西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大会特邀报告中,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姚春在题为“‘桂十味'道地药材资源及产业发展策略”的主题报告中,介绍了“桂十味”的产业背景、资源及利用状况、研究工作进展和产业研究发展策略。姚春指出,广西中医药振兴有优势有条件,发展潜力巨大,拥有中药资源物种7506种,广西中医药大学正在围绕“桂十味”进行种质资源、中药饮片加工、健康产品研发、医疗制剂开发、中成药二次开发和新药开发等研究,整合广西优质中医药资源,进一步推动中国(广西)—东盟传统药物研发中心的建立。
开幕式当天,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中山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为大会作报告。
本届分子生药学暑期研讨会从8月6日持续到8月9日,研讨会特邀45名国内生药学专家学者围绕道地药材遗传成因、中药生物技术新资源、中药分子鉴定、青年学者论坛、教学示范课活动、研究生论坛等内容开展研讨活动69场。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