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喜讯】我校新增1名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宣传部 日期:2022-07-21 点击数:
分享到:

7月2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举行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广西中医药大学黄瑾明教授被授予“国医大师”称号,黄汉儒、黄鼎坚2位教授被授予“全国名中医”称号。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广西在南宁设立分会场。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正厅长级)王勇,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蒋劼,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黎甲文,校党委书记莫锦荣、校长姚春,国医大师韦贵康,学校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了表彰活动,并向三位教授表示祝贺。

国医大师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最高荣誉,从2009年开始开展“国医大师”的评选表彰,每届只评选表彰30人,目前已评出120位国医大师。截至目前,广西的国医大师增至3位,分别为班秀文(已故)、韦贵康、黄瑾明。全国名中医是中国中医药行业的杰出代表,自2017年开展评选表彰,目前已开展两届,此次在全国范围内共评选出了101名全国名中医。至此,广西有4位中医专家当选全国名中医,分别是陈慧侬、黄瑾明、黄汉儒、黄鼎坚。

黄瑾明,1965年开始从事临床工作至今。1985年他创建壮医门诊部,师从壮医名家龙玉乾,挖掘并推广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把壮医民间疗法引进医学殿堂;丰富壮医学理论体系,重视阴阳互生、三气同步、三道两路、毒虚致病,创新提出气血均衡学说,强调调气、解毒、补虚、祛瘀四大治则,挖掘整理壮医药线点灸、壮医针刺疗法、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三大核心技术,其中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壮医临床第一人”。2012年获“桂派中医大师”称号,2017年获“全国名中医”称号,第二、第六、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荣获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称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的“民族医药突出贡献奖”等。

黄汉儒,1965年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至今。2012年获“桂派中医大师”称号,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挖掘、整理、研究、推广壮瑶等民族医药工作,将壮医的思想与医疗实践有机结合研究,在壮医药的历史起源和基础理论等许多方面提出了全新的概念,首次构建了完备的壮医药理论体系,编著出版的壮医药奠基性著作《壮族医学史》和《中国壮医学》,是我国壮医药学术理论和壮医药学科的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为壮医药的发掘、传承和科学应用做出了卓越贡献。

黄鼎坚,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首批桂派中医大师。勤于临床,善于总结,早年随针灸大师朱琏临症学习,又深得近代针灸名家邱茂良、肖少卿、杨长森、贺普仁等大师的点拨。积极总结推广本地民族医药特色,对点穴疗法、药线点灸、太极针法、李氏对应取穴配方规律刺法等民间技艺进行挖掘、整理及应用,形成针、灸、线、药独特诊疗绝技。临证尤其强调经络与脏腑辨证并举,重视手法,擅长运用针药治疗临床各科常见及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