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广西中医药大学在“桂十味”之山豆根内生菌资源利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来源:科技处 作者:科技处 日期:2022-07-07 点击数:
分享到:

我校药学院中药资源研究团队在桂十味药材山豆根内生菌资源利用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Burkholderia cenocepacia ETR-B22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suppress postharvest grey mould infection and maintain aroma quality of tomato fruit》发表于中科院一区TOP期刊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论文第一单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博士研究生陈建桦为论文第一作者,黄荣韶教授和李良波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药用植物内生菌在与宿主植物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内生菌可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宿主植物的生长、代谢、抗逆等生理活动,作为一种绿色、生态、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在农业及中药材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黄荣韶教授课题组近年来在桂十味药材山豆根内生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从山豆根药材基原植物越南槐中分离鉴定了200余株内生真菌和30余株内生细菌,并建立了越南槐内生菌资源库,为越南槐内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越南槐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组织和地域多样性,并且具有优良的生防潜力(Yao et al., 2016, MicrobiologyOpen)。内生细菌Burkholderia cenocepacia ETR-B22的挥发物对包括番茄灰霉病、香蕉叶斑病在内的12种重要农作物病原菌表现出广谱的抑菌作用(Chen et al., 2016, Molecules)。

    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番茄灰霉病是番茄采后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番茄仓储和运输,化学杀菌剂仍是目前有效防控灰霉病的方法,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极大风险,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策略来控制番茄等多汁果蔬采后灰霉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阐明了菌株ETR-B22挥发物可以抑制灰霉病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并引起菌丝细胞死亡。通过挥发物熏蒸可有效抑制番茄灰霉病的感染,并延缓番茄果实营养品质的恶化。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显示,熏蒸处理可改变健康番茄果实的挥发物特征,但不影响番茄果实的香气成分。此外,我们还考察了生长基质、接种体积、浓度以及接种方式对挥发物拮抗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菌株ETR-B22所释放的挥发性代谢物可作为一种潜力极佳的生物熏蒸剂应用与番茄采后贮藏与保鲜。本研究为桂十味药材山豆根内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也为新鲜药材仓储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中医药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的共同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lwt.2022.11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