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党史学习教育-先锋篇】脱贫攻坚践初心 医路前行担使命——记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兰庆同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宣传部 日期:2021-05-11 点击数:
分享到:

【编者按】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首要位置,多措并举,扎实有效推进定点帮扶村的扶贫工作和乡村建设工作,我校六个定点扶贫村已于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所有帮扶村的贫困人口1173户4727人于2020年实现清零,为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应有贡献,涌现出了一批优秀集体和个人,生动诠释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在2021年5月7日举行的全区脱贫攻坚总结表彰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部署大会上,我校驻隆安县南圩镇联伍村第一书记兰庆同、隆安县布泉乡新盏村第一书记李金荣荣获“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我校帮扶的南圩镇联伍村还荣获 “2019—2020年度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全校各单位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以兰庆同、李金荣为标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工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2018年3月,受组织选派,兰庆同来到隆安县南圩镇联伍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三年多来,面对着高达36.71%的贫困发生率和零基础的区域特色产业,他始终坚持扎根基层,真抓实干,不辱使命,努力做好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引路人,让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党建引领脱贫路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兰庆同始终聚焦主责主业,把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的有机结合,为打通脱贫道路“最后一公里”提供重要保障。

联伍村党总支部曾经是软弱涣散党组织,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夯实基础?兰庆同以党建工作为龙头,通过打造“党建扶贫双推进·党旗领航齐攻坚”党建品牌为抓手建设过硬党支部,定期开展“第一书记接待日”活动,在全村6个屯设立党群联系点和党员教育点,每周由各党员轮值一天接访群众,听取民意民声,并开展党建带群团活动。贫困户通过政策保障、产业项目分红、土地流转、村级补助、务工就业等方式实现脱贫,真正发挥党建担起脱贫“领头雁”的作用。2019年,联伍村党总支部被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评为“三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联伍村党总支部、村民委员会也被南宁市委、市政府评为“南宁市2018年度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先进集体”。2020年兰庆同被评为“广西优秀共青团干部(脱贫攻坚专项)”、“南宁市优秀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兰庆同(中)到田间与贫困群众交谈

精准扶贫暖人心

联伍村是南宁市深度贫困村,地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山区,以石山地为主。2015年,通过精准识别,联伍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60户1419人,贫困发生率51.67%。

面对如此难啃的“硬骨头”,兰庆同拿出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坚持摸清底数、问题导向、全面发力、多点开花的工作原则,走到群众中间,做群众的贴心人、暖心人。他对照脱贫标准,严格落实各项政策,以更有力的举措、更扎实的行动,全方位深入推进联五村脱贫攻坚。三年多来,共争取各方资金1300多万元,建成人饮提升、通村路扩建等22个基础建设项目;多方筹措资金45万多元,解决了36户困难户日常生产生活、义务教育、医疗保障和8户的危房改造资金缺口问题;非洲猪瘟疫情蔓延期间,他连续两个月不休息,带头做好防控和掩埋处理,稳定了养殖户的情绪,把养殖户和损失降到最低,全村无一户因为此次疫情致贫、返贫。

2020年,顺利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建档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今,不仅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021年5月7日,南圩镇联伍村荣获 “2019—2020年度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广西中医药大学健康扶贫基地在联伍村挂牌启动

健康扶贫燃希望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联伍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加上经济拮据,很多村民小病捱成大病、甚至是重病。到任第一书记后,兰庆同立即遍访农户,普查全村群众健康状况,对当地村民的健康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依托后盾单位的医疗资源优势,扎实开展医疗下乡等健康扶贫工作,共组织开展了14次大型免费义诊活动,义诊人数达2000多人次,赠送药品折合人民币4万多元。

家住联伍村都润屯六岁的赵某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能独立行走、没有语言能力,生活也无法自理。为了让这个家庭摆脱贫困,兰庆同为赵某银争取到“天使阳光基金”的资助,帮助他们家庭减轻医疗负担。兰庆同还组织医生为全村39名精神疾病患者开展入户诊疗活动,亲自驾车送8名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到精神病专科医院接受救治、5名患重病的贫困人口到区级医疗单位就诊。他还半夜冒着大雾赶到县人民医院,争分夺秒与值班医生共同探讨手术方案,挽回了一名因车祸造成硬膜外出血的19岁少年的性命。他将推进健康扶贫工作作为筑牢致贫返贫“防火墙”的重要抓手,整合后盾单位和社会爱心企业帮扶经费20万元,建设联伍村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广西中医药大学健康扶贫基地,并在广西区内率先开展“轮值村医”健康扶贫专项活动,开创了自治区级三甲医院专家每周定期到村坐诊带教的全新健康帮扶模式。活动自2020年9月启动以来,已经轮值了26批次共105名专家,接诊患者1900余人次,后盾单位捐赠药品、医疗用品价值达12万余元。

医院专家向村医传授中医药物点穴疗法

联伍村集体经济肉鸽养殖产业示范园

集体经济助脱贫

兰庆同深深的感受到,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才能让他们脸上的笑容多起来。建设好大石山区的村集体经济,必须因地制宜,选好选准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在多方支持下,他共筹集资金255万元,建成了自主经营的村集体经济项目——联伍村肉鸽养殖产业示范园,不仅填补了村集体经济的空白,也以多种方式带动贫困人口增收,共带动贫困户96户,带贫比例达到26.5%,打造了具有联伍村特色的“造血式”扶贫模式。2019年产业园总产值达95万元,利润32万元。从2021年起,产业园年总产值预计可达160万元以上,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纯收入35万元。2020年,联伍村村民合作社被评为南宁市市级示范性经济组织。

疫情防控促发展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又恰逢新冠肺炎在神州大地肆虐。兰庆同牵挂村民的安危,他放弃了春节休假,连续43天坚守在村级抗疫一线,带领联伍村党员干部挨户敲门走访,到村民家中宣传科学防治知识,不断提高群众对防控疫情的重视程度。面对“后疫情时代”脱贫攻坚的种种新挑战和新任务,他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积极探索村集体产业转型,为扶贫村产业发展谋发展、找销路,14000余羽由于疫情影响滞销的肉鸽,通过消费扶贫的方式走进后盾单位食堂和党员干部职工家中、走进宁家鲜生等南宁市主流超市卖场中,帮助村集体和贫困户增收25万余元。

驻村三年多以来,兰庆同始终牢记中共党员的初心使命,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忠诚和担当。他说,将继续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尽已所能,正心、正身、干事、创业,把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的脉搏,始终把党的嘱托和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