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广西日报整版报道一附院脱贫攻坚工作

来源:广西日报 日期:2020-10-20 点击数:
分享到: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年,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阶段。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广西集中力量全力攻坚,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冲锋。

医院专家为村民义诊。

作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广中医”)始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全力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部署和要求,把握主脉,强化党建引领;对症下药,发展农村经济;找准痛点,梳理难点,以实际行动推进健康扶贫,在广西脱贫攻坚战中注入中医药力量。

截至2019年年底,该院对口帮扶的两个深度贫困村——隆安县南圩镇的联伍村和四联村都如期脱贫。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该院党委以饱满的姿态和迎难而上的勇气,立足实际、把握重点,发挥党建领航作用,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实现了医院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

把握主脉 党建引领举旗帜

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广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和要求,广中医始终把扶贫工作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狠抓落实,高举旗帜,全力以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学校主要领导到定点扶贫村调研。

把为帮扶对象脱贫摘帽视为“头等大事”。医院党委先后共选派5名驻村第一书记和9名精准扶贫工作队队员,精准识别839户共计3489人,深入乡村,经济扶贫、文化扶贫、健康扶贫一手抓,为贫困村脱贫摘帽。

活力足、迈大步,党员先锋聚合力。为扎实推进区级“一帮一联”工作,联伍村驻村第一书记兰庆同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在为贫困人口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的同时,抓住时机为村民上感恩教育课,以此激发广大党员、群众和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脱贫致富、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强大合力。联伍村被授予“南宁市2018年度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先进集体”称号。

医院领导在定点扶贫村召开座谈会。

抓党建、筑堡垒,“红色领航”融民心。在四联村,驻村第一书记谢虎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驻村第一书记各项工作中。通过定期组织村中党员带头参与扶贫工作,例如村发展集体经济的讨论、控辍保学入户排查、移民搬迁的入户动员等,让党员充分发挥脱贫攻坚急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把抓党建和促脱贫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医院领导班子到定点扶贫村调研并走访慰问贫困户。

将党建引领贯穿脱贫攻坚始终,医院党委更是坚持高点谋划、高位推动,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有力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7年,医院领导班子到定点扶贫村开展“一帮一联”活动,医院选派了2名党员到定点扶贫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医院积极开展以党建带团建的对口扶贫活动;2020年,立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实际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任务,医院党委制定出台《2020年定点扶贫工作重点》,为贫困村留下一直带不走的“村医队伍”。

对症下药 精准帮扶有良方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致胜法宝。

如何在贫困治理中对症下药,精准应对?广中医人灵活运用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智慧内涵,在脱贫攻坚精准帮扶中,精准把脉、辨证施治,为对口帮扶贫困村开出一剂脱贫良方。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医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针对村民“行路难”问题,联伍村驻村第一书记兰庆同申报一批通村路、通屯路并进行改建、扩建,为产业脱贫打通了“最后一公里”;针对“饮水难”问题,四联村驻村第一书记谢虎与村委一起,多渠道筹资为四联村多积屯打出一口深170余米的井,解决了该屯近500名村民的饮水问题。

联伍村驻村第一书记兰庆同到田间与贫困群众交谈。

产业扶贫则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驻村前,兰庆同和谢虎分别是广中医药学部中药房组长、基建房管科工程师。从上任第一天起,他们就把自己当作“村里人”,因户施策、因村施策,发展特色产业,多渠道、多角度施策,切实解决贫困户的生活问题。

联伍村地处大石山区,没有大片土地发展种植业。2018年,经多方调研,兰庆同决定利用上级拨付的扶贫资金和后盾单位捐赠的资金,在联伍村发展肉鸽养殖产业园。目前,产业园已有种鸽5200对,预计年产值可达110万元,可为村集体增收40万元左右。在村级产业园的带动下,全村新增肉鸽养殖户13户,养殖户人均增收2700元,共带动贫困户96户。

四联村驻村第一书记谢虎到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

在四联村,村集体经济同样在多个产业的推动下实现质的飞跃。2018年,驻村第一书记谢虎在后盾单位的支持下,通过政府的扶贫专项资金建成地方特色养殖基地,改造完成3个蘑菇种植大棚,建成一个可年生产140万斤蘑菇的蘑菇大棚。同时,鼓励村民自行养殖猪、牛、鸡等禽畜增加收入来源,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益大增长。

找准“痛点” 打通健康路上“最后一公里”

为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一脱贫攻坚的“拦路虎”,广中医作为后盾单位,在推进定点扶贫村经济、产业扶贫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作为医疗单位的优势,把健康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主攻方向,用中医智慧将健康扶贫深植基层。

四联村、联伍村均坐落在大石山区,村民患肝病、胃病、高血压、肺病等疾病较多,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加上经济拮据,很多村民小病捱成大病,甚至重病。“驻村第一书记”到任后,有针对性对当地村民的健康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为医院可以针对重点病种开展义诊、健康宣讲,实现精准关爱和精准治疗。

两年多来,广中医先后组织十几批专家到联伍村、四联村开展大型义诊和入户帮扶活动。在医院“一帮一联”活动的支持和驻村第一书记的协调下,多名重病患者被送到专科医院及广西中医一附院接受治疗。

医院党委还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部署将“一帮一联”活动融入医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院各支部、各科室及专家团队以多种形式,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为村民送健康。

轮值村医为贫困村居民送健康。

2020年,医院党委大力推进“党建+脱贫攻坚”建设,在驻村第一书记反映针村卫生室建设缓慢的问题后,院党委书记桂雄斌多次带领医务专家到联伍村、四联村开展实地调研。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医院党委制定“轮值村医”健康扶贫活动实施方案,组建“轮值村医”专家团在定点扶贫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保证活动期间,每周都有专家驻点村卫生室。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地区病的特点,对联伍村村医进行系统培训,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最大限度地留下来,保障长期满足农村居民卫生健康服务需求及中医药诊疗需求,带动提升当地医疗水平。

医者仁心,健康扶贫工作不仅提高了群众的信任度,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全面夯实了“一帮一联”工作基础,加快了脱贫摘帽的步伐。

调心扶志 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中医药是优秀的文化资源,不仅治病救人,还有“扶智”“扶志”的功效。

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医院团委通过“党建带群团”的方式,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开展“教会一个安全保护知识,创作一幅中药叶画,讲述一次中医经典故事,会唱一首红歌,推荐一本好书,教会一套中医健身操”的关爱留守儿童“六个一”专项活动。

同时,医院党委带领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为当地留守儿童开展“中药养生香囊”手工制作、中医养生保健常识宣传等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关怀,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倡导科学文明生活方式,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增量,促进贫困村从脱贫向乡村振兴迈进。

在后盾单位的助力下,联伍村和四联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很大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的变化,让村民深深感受到日常生产生活越来越便利,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不少村民纷纷表示: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给我们家送来的是党的关怀和温暖,使我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预防返贫 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健康扶贫,广中医一直在路上。近年来,广中医的“驻村第一书记”们根植热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挥洒青春与汗水。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广中医在响应国家号召,派出医疗队支援湖北、坚守广西的同时,对脱贫攻坚工作也毫不懈怠。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谢虎和兰庆同第一时间投入到村里抗疫工作中。开展入户宣传、驱散聚集、卡点消杀、出入登记等工作,配合当地派出所维持治安秩序,在大家团结一心的努力下,成功渡过了疫情高发期。

医院营养科认购、代购滞销农产品,助力消费扶贫。

疫情给扶贫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医院党委第一时间赴联伍村、四联村了解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在实地了解情况后,医院党委当即承诺,为定点扶贫村滞销产品谋出路、解难题。全院动员起来,3800多公斤滞销的农产品通过消费扶贫的方式进医院食堂和党员干部职工家中,帮助贫困户增收323万余元。

面对“后疫情时代”脱贫攻坚的新挑战和新任务,全体“广中医人”充满决心和信心。通过多渠道、多产业、多方向帮扶,医院定点扶贫村联伍村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51.73%降至1.78%,四联村贫困发生率由50%降至0.64%,四联村、联伍村已在2019年实现全村脱贫摘帽。

医院党委表示,将继续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和消费扶贫,与“驻村第一书记”一起守护好脱贫攻坚的成果,保证贫困村脱贫不返贫,完成脱贫攻坚这项历史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