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广西中医药大学:“轮值村医”让中医优质资源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民网南宁10月14日电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这关键阶段,广西中医药大学充分发挥医学院校在健康扶贫中的特色优势,成立健康扶贫基地,开展“轮值村医”健康帮扶活动,让中医优质资源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党建引领:贫困村有了健康扶贫基地
“医疗服务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充分发挥好这个优势,为减少和避免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精准发力,扎实做好健康扶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健康扶贫做成我校定点扶贫工作的特色。”一年前的10月17日是我国第6个扶贫日,广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尤剑鹏在隆安县南圩镇联伍村举行的定点扶贫村现场办公暨“三方”见面会上就发挥学校优势做好健康扶贫工作提出了要求,要求学校附属医院发挥医疗优势,帮助对口帮扶贫困村培训村卫生室医务人员,提升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水平,更好服务人民群众健康需要。
联伍村地处喀斯特石漠化环境,多年来,村民饱受高血压、肝病、肺病等疾病的影响,村医室的条件也较为简陋,要到镇上看病还得走弯弯曲曲的山路。为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广西中医药大学派驻联伍村第一书记兰庆同和村医一起遍访贫困户,摸清全村健康状况。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发挥医疗单位优势,将健康扶贫融入医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各专科团队到联伍村开展支持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和村医培训、规范管理重点病人及慢性病病人活动,2019年共派出80多名医务人员为当地群众进行健康义诊、中医咨询和免费送药品等服务12次,推进健康扶贫工作,提高当地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
今年5月19日,广西中医药大学尤剑鹏书记一行到联伍村现场集体办公时,决定拨付6.2万元专项帮扶经费,扩建联伍村卫生室,建设健康扶贫基地,实行轮值制,积极推动中医诊疗下沉基层,让百姓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级门诊的贴心医疗服务。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迅速行动起来建设健康扶贫基地,广西仙茱中药科技有限公司也捐赠7.5万元帮助联伍村扩建村医室。一附院党委积极探索健康扶贫新模式,开展“轮值村医”活动,每周安排党员医疗专家团队驻点村卫生室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使优质医疗资源可以直接下沉到基层一线,解决当地老百姓就医难的问题。
授人以鱼:大石山区来了“新医生”
“好消息!本周起,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每周四派4名资深医疗专家到我村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免费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诊疗服务……”
今年9月16日,联伍村村头公告栏及朋友圈的一则消息,使被大石山区环抱的联伍村热闹了起来。
9月17日上午,广西中医药大学健康扶贫基地在联伍村揭牌,一附院轮值村医团队第一批党员专家,肝胆外科李敏朋、康复医学科韦业、心血管一区梁逸强、中医治未病中心卢栋明按时到达联伍村,一入村就马不停蹄地为已经排号等候的村民开始诊疗。期间,前来就诊的村民络绎不绝。一附院专家共为50余名患有肝内胆管结石、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慢性胃炎等不同疾病的村民提供了诊疗服务并开展了健康宣教。当地村民在经过诊疗后,纷纷对一附院专家竖起了大拇指,“大石山区来了‘新’医生真是太好了,我们都不用跑去县里看病了!”
轮值村医活动开展1个月以来,一附院共安排4批次22名医生到联伍村,共诊治病人近400人次。
授人以渔: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为了保障长期满足农村居民卫生健康服务需求及中医药诊疗需求,带动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填补村卫生室医疗“空白点”,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轮值村医”专家团队还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地区病的特点,对联伍村村医进行系统培训,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最大限度地“留下来”。
同时,每周的“轮值村医”还以妇女、儿童、老人、慢病为服务重点,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规范化治疗,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老年慢性病、老年多发病的病症及预防开展健康宣讲,使当地居民就近就医、有名医看病。
此外,一附院还为村卫生室配备针灸针、拔罐、耳穴压豆等多种中医技术设备及中药饮片、免煎颗粒、院内制剂等中药药材,让村卫生室可承担常见病、慢性病的诊治,提供便捷实惠的中医处方,不断增进基层百姓的健康福祉、民生福祉。
在轮值村医活动中,收获最大的要数联伍村村医赵海清了。健康扶贫基地揭牌当天,专家们在诊疗期间还向赵海清传授了经络穴位及针灸推拿等中医技法。
“通过短短的一天的学习,我对经络、穴位、针灸等经典的中医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学会了用针灸治疗简单的基础疾病,感谢中医一附院专家们的到来。” 赵海清说。
健康扶贫,让中医优质资源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何世全 张芳)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