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优秀毕业生风采】熊坚: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唐涛雄 覃柳娇 日期:2020-06-28 点击数:
分享到:

人物名片:

熊坚,中共党员,广西中医药大学2015级针灸推拿学专业,2020年自治区优秀毕业生,曾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多次获得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曾获国家奖学金、校级奖学金等奖励,2019年获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并被成都中医药大学录取。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对于熊坚而言,在桂中医五年的大学时光,温暖而又充实 。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一直规划明确,目标清晰的他,不畏各种挑战,直面风浪。五年后,这个敢想敢做的少年终于成功抵达理想的彼岸。

以梦为马,踏上医学征途

因病结缘,熊坚从小便对中医情有独钟。他说:“因为小时候经常生病,长大后自己也慢慢开始接触到中医中药方面的知识,对医疗行业也更加憧憬,经过多方面考虑,最终选择了针灸推拿专业。”从此,他便开始了漫漫医学之路。古语云,“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在大一阶段,他就坚定了自己要读研的决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熊坚不断扎实自己的专业基础,一本本用心备考取得的各类证书,一个个他积极参与的校外学术交流活动,都是他坚持的证明。

如今,他也如愿地被心仪的院校录取。正如他所说的:“大学期间,我们需要给自己指定清晰的目标,将大目标量化为一个个小任务,并督促自己去完成它。”他有一本小本子,上面记录着他每天想要完成的事,“有时候看着里面的文字就像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足迹。”

作为一名医学生,医学知识浩如烟海,在他看来,自己有责任将中医知识掌握传承,在将来加以运用。“五年对于医学来说还远远不够。”他说。出于对自己的严苛要求,他专攻学业,严于律己,终获大学四年学习成绩排名年级第一的好成绩。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一点一滴地积累,百纳成川,这个少年也终于乘风破浪到达了理想彼岸。

知恩感恩,饮水思源

回忆大学时光,谈起要感谢的人,熊坚首先想到了父母。他说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很感谢父母在二十多年来对我的悉心栽培。”正是有了父母的一路支持,才让他在针灸推拿的求学之路上走得越来越有自信。在一次医院实习过程中,他看到一位女士放下自己大半个月的工作,在医院陪伴病重的父亲,令他感触颇深。这也让他下定决心,正式工作的第一年,一定要多花时间陪陪父母,带他们到各地旅游。

饮其流时思其源,成吾学时念吾师。“在这大学五年,我空手而来,如今学有所成,满载而归,我很感谢老师们所给予我的帮助。”熊坚如是说。他很感谢能够遇到壮医药学院的书记张煜老师。在交流中,也正是张煜老师鼓励他考研,为他的未来规划点明了方向。之后老师还对他的大创课题进行悉心指导,这也让他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专利,开启了自己对学术研究的浓厚兴趣。感恩相伴,益友亦是良师。回顾大学生活,熊坚在社团活动与学生干部工作中结交到了许多朋友。在与朋友们的相处共事中,他的心态得到了历练;在带领学弟学妹接触工作时,他也体会到了作为前辈的责任与担当。

勇于挑战,在科研之路开出绚烂的花

五年来,熊坚改变了许多,从一个懵懂犹豫的少年,蜕变成了一个敢想敢做的学术研究者。他说:“经过这几年的成长,我勇敢了许多,也抓住了很多机会。”在学术研究方面,熊坚颇有造诣。大一之时,他便励志要在每个学年发表一篇论文。经过五年的磨练,他勇攀高峰,先后主持并参与了9项大学生科研课题,获得专利授权3项,并且已发表了3篇论文(2篇第一作者),此外还有2篇论文待见刊(1篇中文核心)。他说:“科研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兴趣,我很享受解开问题给我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感。”

面对医药发展新形势,熊坚有自己的看法,他相信未来中医在科研领域必将大有可为。他也更加期待能对针灸推拿技术进行更深入的发掘,希望自己能在针灸领域拥有一定的建树。

“就如同校训中的‘传承创新’,中医药的发展需要科研的保障,中医药发展依靠的不仅有疗效,还有现代化和标准化,在国际上我们目前还面临着许多的挑战,作为中医学的一份子,我们应当在科研领域为中医发声。”这是他身为中医学子的殷切期望。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在熊坚身上,能看出中医药学子对中医事业的满腔热血。正如他对学弟学妹们的:“要勇敢,一件事情如果不去尝试那成功可能性永远等于0,做了可能性就是大于或等于0。”愿他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继续攻坚克难,愿他在未来历经世事仍不失少年意趣,对待前路依然能保持那份坚定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