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丽地 壮哉天柱——广西中医药大学大型景观五行柱竣工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象征着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大型景观五行柱在广西中医药大学仙葫校区合德楼西侧、尊贤路旁落成,宛如五根擎天玉柱排列开来,泥金色的字体和图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寓意集天地日月之精华,壮哉!
五行柱柱体为虾红花岗岩,呈方形,高12米,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沿尊贤路由南向北依次排开,柱体的南北面均为泥金色的汉仪篆书繁体书写的五行特质,即以“木曰曲直”“ 火曰炎上”“ 土爰稼穑”“ 金曰从革”“水曰润下”来命名每根柱子。每根柱体底座下方的泥金色浮雕图样为五行对应的图腾:木—青龙 ,火—朱雀, 土—贤人,金—白虎,水—玄武,上下呼应 。
木曰曲直
火曰炎上
土爰稼穑
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
“朱雀”“玄武”“青龙”“白虎”为汉代瓦当四方之神,体现“东西南北中”即“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中人土”的方位意指。由于“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庸》),故以此中土意人,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以人为本。
木——青龙
火——朱雀
土——贤人
金——白虎
水——玄武
五行是古人将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性质的事物,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尚书·洪范》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滋润、趋下),火曰炎上(温热、上升),木曰曲直(弯曲,舒张),金曰从革(成分致密,善分割),土爰稼穑(意指播种收获)。
五行学说是中医的基本理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天地万物五大运行系统。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