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广西中医药大学仲景广场、阿平湖景观四周穿上了“民族服装”
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广西中医药大学仙葫校区仲景广场周围的矮墙裙、阿平湖的石阶梯旁的边墙面“穿”上了花纹精美的壮锦,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只见雕刻在广场周围矮脚裙上的壮锦带宛若游龙一般将医圣像环抱,四条笔直的壮锦带如地毯般在阿平湖两旁铺开,好不“壮”美!
仲景广场周围矮墙裙的壮锦带
这是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结合本土特色,科学合理地增加了广西民族元素,不仅与学校自然环境、设施功能和空间布局巧妙融化,而且与学校的传统文化,包括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有机融合,有利于传承和创新优秀民族文化,充分发挥校园环境育人功能。
阿平湖石阶梯旁边墙面的壮锦带
壮锦,又称“僮锦”、“绒花被”,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据传起源于宋代,历经千余年发展。壮锦技艺精巧、图案别致、花纹精美、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天地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壮锦是壮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可谓承载民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它不仅可为我国少数民族纺织技艺的研究提供生动的实物材料,还可以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纺织史增添活态的例证,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起到积极的作用。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