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文化桂中医】大型石刻——河图洛书石在仙葫校区落成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宣传部 日期:2019-04-19 点击数:
分享到:

己亥四月,杨柳依依,翠薇郁郁。广西中医药大学仙葫校区阿平湖畔、仲景广场北面,一块新竖立的巨型石刻引人注目。被誉为中华文明源头的河图洛书数图以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几个大字赫然镌刻其上。巨石形制周正,大气磅礴。

抬眼望去,“河图”数图,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呈四方形,表示阴阳、五行、四象,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数图,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河图洛书是中国先圣思维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

河图洛书石背面

石刻背面刻有对河图洛书的解读:“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深邃的数字图案,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亦是中国古代描述宇宙时空关系或天地万物运转规律的基本模型,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图洛书最早记载在《尚书》和《易传》,诸子百家多有记述。太极、八卦、周易、阴阳、五行等皆可追溯于兹。《易·系辞》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由广西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唐楷之先生书写。

河图洛书石背面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这两件事即"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石刻正面左上角和右侧分别刻有“河洛生辉”“阴阳术数”“文明滥觞”三枚红色印章,彰显了河图洛书作为阴阳五行术数之源、中华文明渊源,其胸襟气魄泱泱超然,熠熠生辉、万象更新。印章为全国著名书法大家、广西书协副主席罗敏先生篆刻。

河洛生辉印章

阴阳术数印章

文明滥觞印章

竖石有镂兮,文昌骨傲。广西中医药大学仙葫校区按照4A级景区园林式校园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不断完善文化景观建设。行走在美丽的校园里,中华博大渊深的文脉被一块块意境隽永的石刻串了起来,石刻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作为人文景观,不仅是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更有助于提升师生文化审美、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师生自觉涵养高尚情操、提升艺术品位、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增强师生文化自信。

河图

河图数口诀: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洛书

洛书数口诀: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