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最美身边人】谨怀初心,风雨兼程——记全国首批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余进爵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李雪莲 顾传声 日期:2019-04-19 点击数:
分享到:

人物名片:

余进爵,中共党员,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级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研究生,现任2016级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团委实践部副部长。2019年荣获全国首批高校“研究生党员标兵”(广西仅3名),2018年荣获共青团中央“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校一等、二等学业奖学金。

以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科技核心、普通期刊论文各1篇,参与8篇;主持2017年研究生创新课题1项,参与2018年研创区级课题1项、教改课题1项、校级一般课题1项、校级2016年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及导师国自然课题研究。获学校强基计划资助前往香港中文大学进行为期三个多月的科研交流学习,担任初级研究员助理。积极参加第三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参与项目《便捷式经络检测仪》获自治区银奖,主持项目《广西壮瑶本草科技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获自治区级铜奖、其余获入围奖1项。曾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本科励志奖学金和自治区政府奖学金、校级奖学金等。

“人活着就是要多做有意义的事情……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作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作为一名中医学子,余进爵刻苦钻研,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一系列义诊、志愿服务、课外学术作品、互联网+、社会实践等活动。他挥洒的每一滴汗水、参与的每一次服务,都彰显着共产党员的情怀。

耳濡目染,与党结缘

红色的“基因”起源于父辈。余进爵的父亲曾参加1979年对越反击战争,并获个人三等功,是一名血染风采的军人。在入伍阶段,父亲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小父亲就爱给他讲红色故事,鼓励他长大也要争取入党。出身于红色家庭,加上父亲的潜移默化,余进爵自小便立志做一名合格党员。

大一时,身为班级团支书的他,积极撰写入党申请书,舍友们和同学对党的知识了解不多,他便积极地分享党的政策和知识,鼓励舍友、同学一同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余进爵的影响之下,他所在的班级成为当时学院递交入党志愿书最多的班级。本科毕业时,同宿舍的10人已有7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直以来,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余进爵的一举一动激励着舍友们一起成长。“能与身边人一同前进,给身边人带来正能量,实乃人生一大幸事”,余进爵笑道。

本科5年、研究生3年,余进爵任劳任怨,热心服务师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多次荣获校级优秀党员、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团干、优秀共青团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相遇之偶然,余生为杏林

谈及为什么会选择中医,余进爵的解释是:缘分。中考前一个月,余进爵因为考前综合症,经常呕吐、发烧,当所有老师都以为他将与重点中学失之交臂时,父亲将他带回家,为他刮痧疏通经络,考前综合征很快痊愈。一块刮痧板、一碗草药汤呈现出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他被中医的魅力所吸引,并与杏林结下不解之缘,高考之后,余进爵没有任何迟疑,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选择从此余生为杏林。“或许这小小的刮痧板是拼图,并且是我人生拼图中不可缺少的一块。”余进爵如是说。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心若怀善,一路向阳。成为医学生后的余进爵一直秉持着医者仁心的理念,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他参加过很多次社区义诊,他的义诊足迹遍布了整个南宁。余进爵却并不觉得累,反而很快乐:“义诊不仅有助于提升我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服务他人、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带给我满足感、成就感、价值感。”余进爵能清楚地记得每次义诊的具体时间、地点,他笑称并不是他记忆好,每次义诊都是他珍贵的回忆。

他清楚地记得,在2017年3月5日的义诊中,前往邕宁区新兴社区广场开展义诊,其中有一个老爷爷中风,腿脚不灵便,“我们便到老爷爷家里给他量血压,做手法,并与他聊天。临走时,老奶奶将我们送到小区楼下,还塞给我们她亲手做的糍粑,我们走了很远,奶奶依然跟在我们身后。不经意间的抬头,望见腿脚不便的老爷爷在窗口目送我们,并朝着我们不停地挥手,我鼻子一下就酸了……”细节见真情,一句不经意的话语,一个小小的举动,带来的是心灵的触动。

余进爵也清楚地记得,他曾跟随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前往横县平朗乡开展义诊,“80高龄的韦老躬身平朗乡义诊,教会我的不仅是精湛的艺术,更是一种大医精诚的医德”余进爵说,“赞叹韦老妙手回春的医术,也让我决意更好地往医学殿堂奋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本科期间便多次参加全国、全区、学校各类大学生创业、并取得不俗成绩。研究生期间,余进爵开始指导本科生进行大学生创业。在他眼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是重中之重,作为指导老师,他对学生们倾囊相授,在他们的大创科研中充当指路明灯。他用引导的方式让本科骨伤专业学生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并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思维和整理归纳问题及病例的能力,他用实际行动阐释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真谛。他指导的本科生大学生创业项目也多次获得校级大创比赛的奖励。余进爵在采访中表示:“科研思维决定科研框架,科研框架决定科研方向,对于本科生的科研,我们要潜移默化,在他们的心目中种下一颗好奇的种子,开启他们探索的过程。”通过与学生们的探讨交流,余进爵对课题的研究也愈加得心应手,此为教学相长也。

习医之路,永无止境;虚心向学,博极医源。潜心钻研学术的同时,余进爵不忘初心,回报社会、服务公益,用生活的点滴潜移默化的激励着周围的同学继续前进,处处发挥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