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壮瑶医药“名技法”师资培训和技法标准推广应用培训班在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开班
9月24日,2025年广西壮瑶医药“名技法”师资培训和技法标准推广应用培训班(第一期)在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开班。自治区中医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霜出席并讲话,自治区中医药局医政处四级调研员卢长参加,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国东作专题授课。副院长何贵新主持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现场
潘霜指出,壮瑶医药是广西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名技法”作为“四名”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挖掘、整理、规范、推广对于提升壮瑶医药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意义重大。他希望学员珍惜机会、守正创新,推动壮瑶医药高质量传承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便捷的健康服务,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贡献壮瑶医药的智慧和力量。
黄国东表示,培训将通过系统化教学和实操训练,提升“名技法”的标准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培养一批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骨干,带动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为壮瑶医药传承与创新注入新动力。医院将全力做好培训保障,为学员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服务。
当天,黄国东、庞宇舟、潘明甫、李凤珍、牙廷艺等专家作专题授课,讲授了壮医历史沿革、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壮医水蛭疗法、壮医药物竹罐疗法临、壮医针挑疗法等理论与临床应用内容。
授课现场
本次培训由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承办,吸引来自全区各地的70名骨干学员参加。为期5天的课程采取“集中授课+临床实训”相结合的形式,邀请壮瑶医药领域权威专家和特色外治技术非遗传承人授课,内容涵盖“名技法”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传统与现代融合,旨在全面提升学员在壮瑶医药“名技法”传承、创新和推广应用方面的能力。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