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一附院举办“2015年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中西医结合救治急危重症新进展学习班”

来源:一附院 作者:邓海霞/文、陈宇韵/图 日期:2015-07-21 点击数:
分享到:

2015717-19日,由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中西医结合救治急危重症新进展学习班暨猝死-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制定专家共识研讨会一附院医技七楼第一会议室举办,一附院党委书记李敏智、广西中医药大学宣传部部长李成林、一附院副院长卢健棋、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急诊科主任方邦江教授、河南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胡仕祥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文爱珍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廖为民教授、广西中医药学会秘书长黄波夫教授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区内外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一附院副院长卢健棋主持。

    开幕式上,李敏智书记向前来参加培训的广西各县中医急救骨干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一附院发展情况和近年来中医急诊学科在区内外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希望一附院今后继续发挥作为全区中医龙头的作用,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加强全区中医急诊医学临床、科研、教学和管理方面的交流,以提高全区中医急诊的临床诊疗水平,为推动我区中医急诊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方邦江教授指出,中医药在急危重症救治中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要积极挖掘广西中医药民族特色(如壮医、瑶药)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利用中西医结合救治的优势提高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发挥广西中医特色带动周边东盟各国的中医急诊学发展。胡仕祥教授作了题为《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救治新进展》的专题讲课,依据中医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理论,以活血化瘀、行气导滞,通里攻下为治疗方法,为粘连性肠梗阻治疗开辟新治疗途径,内容深入浅出,非常精彩;亦提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要找准研究的切入点,找到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发挥中医药在急危重症救治的作用,学员们收益匪浅。各位专家讲课生动,实用性强,让学员们了解到最新的中西医结合救治急危重症的诊疗技术和临床经验。最后,
一附院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了全国规范化现场急救技能及新技术推广的心肺复苏示范和腹部提压心肺复苏视频演示,强调急危重症救治应掌握现代医学临床技术同时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作用,两者互补优势。学员们认真学习,现场操作,极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战性。。

    最后,在卢健棋教授的主持下,猝死-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制定项目组的成员进行指南草案的研讨会。工作组组长方邦江教授强调,应深入查阅历代古籍文献和现代文献对猝死的文献研究,归纳中医古代文献在急危重症诊疗中的辨证论治,总结猝死的中医证候特点和证候演变规律,对其核心病机阐释;其他合作组成员:桂林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蒋文钧主任医师、柳州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王加伟副主任医师、梧州市中医院副院长李雄文主任医师、贺州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邹海东副主任医师分别对草案中的中西医内容提出宝贵的意见。

    本次学习班旨在传承中医药在急救中的特色优势,普及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诊疗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为广西中医急诊学术同仁与国内专家提供经验交流的平台;全面提升中医急诊医疗队伍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水平,推进了一附院中医急诊学科在全区的影响力。

学习班现场

一附院党委书记李敏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一附院副院长卢健棋主持开幕式

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急诊科主任方邦江教授出席开幕式并作专题讲座

猝死-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制定项目的专家研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