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光荣榜丨从偏瘫到跳跃到步行1公里,患者表示“我会听他们的话!”

来源: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作者:宣传科 日期:2022-11-01 点击数:
分享到:

屈膝

摆臂

保持平衡

跳起

再次重复动作

……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大厅内,66岁的李先生(化名)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跳跃动作,对于数月前的他来说,却是一种奢望。

今年6月,李先生在家中接热水时不慎跌倒昏迷,被送至外院急诊紧急救治,经检查提示:额骨、左侧顶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肢体偏瘫。经救治苏醒后,住院进行保守治疗。

为寻求进一步康复,7月下旬,李先生首次到国壮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入院时,其右下肢无法抬起,需辅助下坐起,并伴有右侧肢体麻木、记忆力下降、言语异常、吞咽功能障碍等。

“目前评估,除了能自行控制大小便之外,基本没有其他生活自理能力。” 在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后,主管医师唐爱珍给出了这样的结论。此外,多年的高血压与糖尿病史,让康复治疗难上加难。

面对不算乐观的病情,科室医师与治疗师并没有灰心,经反复讨论研究后,他们给出了针对性的治疗及康复方案,同时鼓励患者及家属,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尽快恢复生活能力,是我们跟患者共同的目标。” 唐爱珍表示,在给予患者降压降糖的治疗的前提下,改善其睡眠情况,同时进行中壮医的辨证施治,给予了壮医点穴、壮医药熨治疗,通调患者的龙路火路,结合针灸、内服中药汤剂,以舒经通络,活血化瘀,促进患侧肢体肌力的恢复。

同时,针对李先生肢体活动基础较差的情况,康复治疗师阮东林采用由易到难的治疗方法,从电动起立床开始,到减重训练系统,平衡训练系统,从坐到站,循序渐进。

经过三周第一阶段的康复,李先生吞咽功能完全恢复,可正常吃饭;认知功能好转,以正常对答;右手以拿起较轻物品,右下肢可抬起可站立。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九月初,李先生再次回到康复医学科进行第二阶段康复治疗。

经评估,李先生右上肢肌力有所改善,但精细功能欠缺;右下肢肌力较前恢复,可在辅助下站立以及短距离行走;偏瘫侧肢体有疼痛现象。

“本阶段主要是改善患者右侧肢体肌力不足,步行能力障碍,右侧踝关节活动受限等情况。” 唐爱珍表示,经辨证施治,在原来中壮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了壮医药物竹罐疗法,以达到祛湿通络、舒筋活血及进一步缓解肌肉疼痛的目的。

康复治疗方面,运用科室先进的康复仪器设备,继续给予患者肌力及耐力训练,增强其步行能力、平衡功能、精细动作能力。

“现在自己走一两公里都没问题。”随着康复治疗的加深,李先生恢复情况越来越好,在第二阶段治疗结束前夕,他表示已经可以自己绕着医院6楼的空中花园步行5圈以上。

“康复治疗较早介入,针对性治疗,患者及家属的主动配合,都对治疗结果有积极影响。”康复医学科主任黄永表示。团队在治疗过程中,始终坚持中壮医与现代康复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在让患者拥有更好康复体验的同时,也取得了满意的治疗结果。

9月20日,李先生结束了第二阶段康复治疗,出院前,他专门为科室医护人员送上锦旗表示感谢。此时的他,吃饭、穿衣,表达等自理能力均恢复正常。

“出院前医生还叮嘱我回去多用热水泡泡脚,真的很细心,我也会听他们的话。”从一开始的昏迷、无法言语,到如今再次实现生活自理,李先生对自己的康复结果表示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