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光荣榜丨曲折求医路,终遇“对的人”
8月2日,是两岁患儿嘉嘉(化名)出院的日子,嘉嘉妈难掩笑意,临走前,把早就准备好的锦旗送到小儿外科主任杨体泉手中。
“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短短8个字,背后有患儿家庭求医路的曲折、辛酸,更有医者的大爱。
两岁巨结肠患儿 曲折求医路
2021年2月11日,大年三十。半岁的嘉嘉突发高热、抽搐,过年的气氛顿时变成焦急和忙乱。家人立即将孩子送医救治,在当地妇幼保健院检查后,考虑为肠梗阻,并行回肠造口术+阑尾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远端结肠肠管扩张明显,病理活检回肠远端及结肠均未见神经节细胞,考虑为先天性巨结肠。
术后嘉嘉出现反复造口脱垂,不能还纳。在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家人带着嘉嘉辗转当地数家医院求医,均未取得满意的效果。两度赴区外大医院求医,但因人生地不熟加之大医院床位紧张,也求医未果。
患儿造口脱垂
由于大部分巨结肠患儿均有营养不良表现,嘉嘉的身高体重均低于同龄儿。
“我们没有经验,走了很多弯路,浪费了很多时间,花了很多冤枉钱。”求医之路曲折,嘉嘉更是小小年纪就饱受病痛折磨,这让嘉嘉妈感到心痛又无助。
确诊罕见全结肠型巨结肠
所幸遇见“对的人”
2021年3月,在当地医院医生的介绍下,嘉嘉来到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寻求小儿外科主任杨体泉的帮助,再行回肠造口术,解决造口脱垂问题。
再次检查发现,患儿回肠组织、横结肠、乙状结肠均未见明确神经节细胞,考虑为全结肠型巨结肠。
“由于全结肠型巨结肠手术需要将结肠全部切除,要等孩子大一些,能正常饮食后才能行手术,避免术后大便稀,肛周潮红溃烂等情况。”在掌握嘉嘉的病情后,杨体泉细致地与家属沟通病情和手术计划。
“能找到杨教授,我们真的找对人了。”嘉嘉妈表示,杨体泉精准、专业的解释,收获了她的信任,让她心里有了底。
医者仁心 将责任与努力化为患者的幸运
2022年7月22日,嘉嘉的身体情况达到手术条件,在完善术前准备后,杨体泉主刀为嘉嘉行巨结肠根治术。
在麻醉医师的配合下,杨体泉眼快刀稳,将结肠系膜血管逐渐结扎切断,充分游离病变结肠,在手术助手的默契配合下,最终整个病变结肠被完整切除。取出的病变结肠达90cm,且没有伤及周围脏器及组织,术中基本无出血,手术成功,嘉嘉安返病房。
手术取出的病变结肠
由于全部结肠被切除,患儿失去了结肠吸收水分的功能,术后极易出现肛周炎症甚至肠瘘等并发症。
小儿外科医护团队对嘉嘉予以专业、细致的护理,术后康复期间,嘉嘉未出现肛周炎症及红肿等情况。
术后患儿康复迅速
“本以为要住院20多天,没想到孩子恢复得比我预期还要快。”得益于小儿外科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嘉嘉康复得很快,嘉嘉妈对治疗结果表示非常满意。
“遇见杨教授是我们一家人的幸运。”认真负责、亲力亲为,这是嘉嘉妈对杨体泉的评价,她也将千言万语的感谢凝聚在了那一面饱含深情的锦旗之中。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