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找到杨体泉教授,就是最好的结果!”

来源:广西国际壮医 作者:宣传科 日期:2022-07-22 点击数:
分享到:

不久前,家长发现5岁的桃桃(化名)起床后尿血,且夹杂着不少血凝块,孩子时不时喊肚子痛。

“我们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做了B超,医生说有肾母细胞瘤可能性。”桃桃妈妈说。

初步诊断犹如晴天霹雳,桃桃一家人心急如焚,立即带桃桃来到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小儿外科,向广西小儿外科专家杨体泉教授求助。

CT提示,患儿左肾有明显肿块占位,且体积较大

“出现尿血情况,说明肿瘤已经突破肾盂,破溃出血,情况并不乐观。”杨体泉表示,结合CT检查来看,肿瘤几乎侵占了整个左肾,为避免肿瘤继续扩散、转移,需尽快手术摘除。

杨体泉立即组织科内讨论,根据患儿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及风险预案,在积极与家属沟通后,决定为患儿行肾母细胞瘤根治术。

完善术前准备工作后,杨体泉带领小儿外科手术团队在麻醉医师团队的配合下为患儿施术。

杨体泉为患儿施术

“既要把肿瘤完整切除,也要保护好周围脏器,不能让肿瘤破溃出血。”杨体泉表示。由于左肾位置被大肠、小肠、脾脏等器官遮挡,属于腹膜后器官,位置深、显露困难。同时肿瘤与周围组织黏连比较严重,距离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很近,手术难度不言而喻。

离断、结扎,离断、结扎……术中,即便是有近千例肾母细胞瘤切除术经验的杨体泉也异常小心,现场只有电凝刀稳步游离发出的声响。

两个半小时后,在团队的熟练配合下,左肾肿瘤组织被完整切除,患儿安返病房。

手术切除的肿瘤

病理检查结果提示,确为肾母细胞瘤,且已发展到三期。经过精心护理,桃桃恢复情况良好,将遵医嘱进入下一阶段治疗。

“找到了杨教授,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看到桃桃逐渐康复,桃桃妈妈也松了一口气。

杨体泉在病房关心患儿恢复情况

杨体泉表示,由于小儿的特殊性,往往学前或学龄阶段缺乏较为完善的体检,导致恶性肿瘤难以早期发现,这对治疗和预后效果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建议广大家长,定期为孩子完善包括肝、胆、胰、脾、泌尿系的B超在内的常规体检,早发现、早治疗,把疾病对孩子的成长和健康影响降到最低。

科普多一度

肾母细胞瘤,多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是小儿第二常见的恶性实体肿瘤。由于肾母细胞瘤生长在腹后腔深处,不易早期发现,患儿大多数无不适症状,肿瘤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增大,等到腹部膨隆发现时,肿瘤至少10cm以上,大多数都属于中晚期。目前肾母细胞瘤属于整体预后较好的恶性肿瘤,生存率可达80%~90%,因此家长不必太紧张。但需要提醒家长朋友们的是,应带小朋友定时、定期体检,越早发现,治愈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