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忍了三年,以为是痔疮,结果……

来源: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作者:宣传科 日期:2022-03-03 点击数:
分享到:

成年人总有一些难言之隐,不论男女,某个一向吃苦耐劳、勤勤恳恳的隐秘角落,要是出了问题,大部分的人都会羞于提起,多是默默忍受它——痔疮。

便血、疼痛、坐立不安这些都是痔疮的“常规操作”,但有些时候,一些“你以为”的“常识”,却让痔疮凭白背了“锅”。


便后脱肛,痔疮表示“这锅咱不背!”

近日,36岁的黄女士因被“自认为”的痔疮困扰数年,来到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胃结直肠外科门诊就诊。

出诊医生了解到,黄女士有“直肠息肉”病史,分别于2004年、2012年在外院行肠镜下“直肠息肉切除术(ESD)”,近9年未行肠镜复查。近3年来,黄女士每天大便次数7~8次,每次如厕时间超10分钟,大便质偏烂、液多,偶有便后手纸染血,且便后反复有肿物脱出肛外现象,无疼痛感,需手托还纳肛内。

如此不寻常,但,黄女士并未重视,因“以为是传说中的痔疮”,3年来未进行任何治疗。

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后,黄女士慌了,不就是痔疮吗?怎么就变成了“高级别绒毛管状腺瘤,不除外直肠恶性肿瘤可能”,而且还得做手术?


保不住肛需终身背粪袋,患者保肛意愿强烈

胃结直肠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成发表示,患者既往已有两次肠镜下直肠腺瘤ESD手术切除史,本次为第3次局部复发,高度怀疑有腺瘤恶变可能。肿瘤距肛缘2~3cm,为超低位直肠肿物,肿物较大,肠镜下ESD手术难度大,且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几率较高,很难到达根治。

若术后不能保肛,就得终身背粪袋。”这样的结果,对黄女士的生理及心理造成巨大打击,其保肛意愿也非常强烈。

对此,胃结直肠外科反复讨论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案,并邀请我院区脾胃肝病科唐国都主任医师和吴长亮副主任医师会诊。唐国都明确表示患者直肠肿物较大,已不宜行肠镜下ESD手术,建议外科肠段切除。

经过再次科内讨论,详细制定手术方案并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由李成发主刀,为患者经腹腔镜辅助下行“直肠肠段切除+直肠肛管吻合+回肠预防性造口术”。


保肛成功,但医生的建议需要牢记!

按照既定计划,手术顺利,直肠肿物被完整切除,手术保肛成功术后病理高分化绒毛状腺癌(I期)

术后,科室为患者进行预防感染、营养支持及针灸、雷火灸、中药口服等中医民族医综合治疗,术后第2天可进半流质食物,术后10天治愈出院

“对疾病常识的缺乏差点让我后悔一辈子,感谢你们,让我重获新生!”出院前,黄女士向科室医生表达了感谢之情。

胃结直肠外科专家表示,结直肠癌是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的疾病,建议一般人群50岁以上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若无异常,则每3到5年复查;若为高危人群(如有结直肠癌病史、有结直肠腺瘤病史、有炎症性肠病患者等),建议40岁以上开始,每1~2年行一次电子结肠镜检查;若有大便性状及习惯改变,如便频、血便、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等症状,应及时到有胃肠外科专科的医院就诊。

患者术前核磁共振结果

患者出院前与科室医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