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党走】与死神赛跑的勇士 ——记附属瑞康医院重症医学科二区常务副主任杨益宝
2020年2月12日,各媒体上援鄂宣传报道中最吸引人的是一张广西援鄂医疗队飞赴湖北时,在机场登机口的背影,逆行者是附属瑞康医院重症医学科2区常务副主任杨益宝主任医师。作为在呼吸内科和重症医学科岗位上工作20年的中共党员,他理想信念坚定,对党绝对忠诚,在抗击疫情一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受到党员群众广泛赞誉。
不惧危险不怕难,彰显共产党员的担当
接到医院组建援前线医疗队的通知,杨益宝第一时间就了报名,“没有多想,因为我适合一线!”杨益宝说,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认为,作为医者,治病救人责无旁贷,“每天都关注疫情,看到前方同行发来的消息,感觉他们特别辛苦,就想着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尽一份绵薄之力,而且医疗队需要专业对口并且有经验的医生,作为一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有多年呼吸系统疾病与重症治疗经验,有着抗击2003年非典疫情、又有着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经历,这次奔赴抗疫前线理所应当,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时刻,更应站在最前沿。”
杨益宝从医以来,经历过不知道多少次紧急出发。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有三次,一次是2003年SARS,一次是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还有一次就是这次的驰援湖北省十堰市。像这样临时接到紧急任务,他的家人都习以为常,但还是免不了担心,更何况这次面对的是比SARS传染性更强的新冠病毒。杨益宝也已经习惯了这些紧急出发去一线的任务,“这是应该的,因为我是一名医者,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他说到。
弘扬抗疫精神,发挥榜样作用。作为医院及广西的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专家组成员,春节前后他每天坚守在危重症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半夜赶赴医院进行危重症抢救和疑似病例会诊成为常态,在驰援湖北之前已经连续奋战了20多天,时时关注全国疫情,积极参加医院的各种防控培训。驰援湖北前来不及与老家的年迈父母道别,为了不让他们过多担心,电话里轻描淡写地说去湖北出差。
在刚刚抵达前线的杨益宝顾不上舟车劳顿,火速进驻到定点收治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的十堰市竹溪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开始开展工作。因为防护服紧缺且穿脱程序复杂,他每天都是提前到达,然后就是碰头会、查病历、看影像、巡病房、问病情,与战友们共同分析指导救治……一刻也停不下来。杨益宝从事呼吸系统和重症医学临床工作多年,对重症医学科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来到竹溪后,他很快适应了这里紧张的工作节奏。按排班,他的值班时间是每天上午八点到十二点,但患者病情多变,他又是主治医生,在隔离病房的工作时间常常会超过4小时。“没有所谓的上班或下班,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我们来之前,竹溪很多医护人员20多天都没回家了。另外病人数量多了以后人力上不足,又比较缺专业的ICU医生和护士。我们到了之后,能够感觉到竹溪的战友非常高兴,特别幸运能有广西这样一支医疗队来,因此我们要不辱使命,携手抗疫,夺取胜利!”杨益宝坚定地说。
最美“逆行”,彰显担当。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新冠肺炎救治中以身作则,深入临床一线,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制定包括患者收治及分层救治的流程和方案;指导优化当地感控流程与方案,完善隔离病区感控工作,为此后医护人员零感染打下了较好基础;在重症患者抢救中,冲锋在前,不惧防护条件不足,典型救治案例: 2月19日,有一位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加重,神志不清、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下降,作为现场唯一重症医学科医师,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第一时间进入病房主持抢救,为危重症救治赢得宝贵时间。遇到疑难危重特殊病例,及时与广西区内专家联系探讨,提高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彰显了大局意识。
永远心怀希望,传递医者的仁心与温情
临床教学双肩挑。在瑞康医院,杨益宝作为科室副主任、业务骨干,对临床工作和学术研究的严格要求是出了名的。他对待每一位患者都极其认真负责,尤其遇到疑难病例时,他会在患者床旁仔细查看,反复思考,并查阅文献,直至找到解决症结的方法。他不仅临床工作特别出色,还是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带教老师。每次教学查房,他不仅能从临床症状、诊断治疗等方面分析病情,更能从病理基础、生理机制等方面剖析疾病,深入浅出、剥丝抽茧般的逻辑推理能力,幽默风趣、引经据典的表达水平,屡屡让带教学生大为叹服。他还会和大家分享既往遇到的众多疑难杂症,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大家。杨益宝在临床上是重症医学科技术骨干,科室副主任,教学上是硕士研究生导师、规培责任导师,将良好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传授给规培学生,在每天的查房工作中秉承“精雕细琢”的一贯作风,结合基础到临床给研究生、住培医师们分析讲解病情,为提高规培学生日常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殚精力竭。他平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作为广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整合课程教改班教学团队主干人员,在开展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中,对课程按系统整合的工作花费大量精力,担任《诊断学》《内科学》《临床医学概论》《急诊与灾难医学》等授课工作,作为导师,通过床边教学指导,讨论临床发现问题教学分析指导,随时随地进行现场式教学问题讨论,增强研究生住培学生临床技能水平。他加强教学科研研究、培养学生科研意识:主持承担多项科研课题,同时注重培养各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兴趣,加强引导撰写科研项目申报书及引导参与科研实验。
牢记使命,勇于奋进。杨益宝在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始终秉承无数前辈的高尚品质,坚守医者仁术的优良道德情操,忠实地履行着一个医生的神圣职责,无怨无悔地践行着“还患者以健康的人生追求和梦想”的职业操守。作为一名医生,他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于是他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苦练过硬的基本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内科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在呼吸内科工作岗位上工作了10余年,在各级领导和师长的培养下,杨益宝从初出茅庐的住院医生成长为科室的医疗骨干。2015年医院成立重症医学科2区,他服从医院的安排转岗到重症医学科岗位工作,重症医学科为学科知识交叉突出的科室,日常急危重症多,要求临床知识和经验有较深的深度和广度,他不断地学习提高,钻研危重症血液净化技术,发挥专业技能强化急危重症救治,每年救治大量急危重症患者。他日常工作兢兢业业,不能正常下班,半夜起来抢救病人是常有之事。
工作严谨,责任心强。急危重症救治除了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各种救治方法,同时需要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在空前紧张的医患关系面前,杨益宝不抱怨,牢记救死扶伤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品质,不断学习掌握医患沟通技巧。此外,他还非常重视诊疗过程中的心理疏通,在与患者家属沟通过程中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视病人如亲人,从而赢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与尊重。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