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护理技术亮相内蒙古!
近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蒙医护理技术标准化推广培训班”在内蒙古通辽市举行。此次学术盛会汇集全国各级医疗单位200余名民族医护理工作者,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护理部主任林琴应邀现场授课。
林琴以《民族医特色护理疗法的推广与应用》为题开展授课,由浅入深的展示了国壮民族医护理的优势,分享了壮医护理的推广与应用经验,从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更安全高效的开展壮瑶医护理技术、充实壮瑶医文化内涵、深入开展人文关怀、提升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做了阐述,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充分了解了壮医护理的理念及成果,感受和认识了其魅力与精髓。
据了解,壮医护理是随着壮医学的形成与发展而逐渐兴起的原创性新领域。在缺乏系统性壮医护理理论及参考学习资料情况下,国壮护理团队通过深入民间,挖掘整理与临床实践并进,编写了壮医护理常规、壮医护理方案、壮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等资料,建立了一套壮医护理标准。目前壮医护理拥有壮医滚蛋、壮医水蛭、壮医敷贴等特色护理技术14项。壮医护理技术对设备要求不高,取材容易,无创伤,且价格实惠,因此,壮医护理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既能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且有利于推广应用。据统计,2020年,国壮开展中医、壮瑶医护理技术项目30项,服务21万人次。
近年来,国壮承办壮医护理相关会议、学习班6次,邀请来自广东省、香港、内蒙古、新疆等地近20名护理专家授课,参会人员达3000人次,有效促进了国壮护理创新意识的提高,也为国内更多志同道合的民族医护理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起国壮与泰国孔敬Srinagarind医院开展“人文护理医路和谐”为主题的护理文化交流活动多次,合作成立了护理和谐项目工作室,在壮医人文护理的基础上,借鉴泰式人文护理理念,开展有“有温度、有感动、有特色”的壮医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提升壮医护理文化和品牌质量。
抗疫期间,国壮护理人员运用壮医佩药疗法、穴位按摩等壮医特色护理技术护理方舱医院患者,带领他们习练壮药绣球操、壮医三气养生操等壮医康复运动和制作壮族特色纸绣球OT作业等护理项目,帮助他们快速康复和缓解焦虑,提供服务近2130人次,受到患者及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高度认可。
会议现场
林琴正在授课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