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17项民族医技法纳入医保

日期:2020-06-04 点击数:
分享到:

近日,自治区医保局下发《关于将部分民族医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项目的通知》,自2020年6月1日起,将包括壮医经筋针刺在内的17项民族医技法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按甲类项目管理。

这意味着在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住院治疗,采用17项民族医技法可以使用医保报销,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根据通知要求,17种民族医技法中的12种需由具有民族医资质的人员操作,并规定了各个项目在不同等级医院的医保支付标准,还对每个项目的操作时间、每日的治疗次数、医保每日最高支付项目治疗数等进行了规定。

民族医药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统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性和地域性等特点,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民族医药中的特色诊疗技术广泛流传于民间,经历代民族医科研工作者的挖掘、研究、整理、提高,可用于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的防治。

长期以来,广西民族医的诊疗技法主要是以民间医学的形式流传。1985年以来,民族医诊疗技法,尤其是壮瑶医药技法得到系统地发掘和整理,逐步开展起来。至今,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已整理出了包括壮医药线点灸、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脐环穴针刺疗法、壮医刺血疗法、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壮医经筋疗法、壮医火针疗法、壮医针挑疗法、壮医刮痧排毒疗法、壮医目诊诊断技术、瑶医火攻疗法等数十项壮瑶医药技术,同时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并向全国推广。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的成立运行为民族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为民族医诊疗技术的研究、应用、传承、造福于民提供了保障。

这17项民族医技法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将支持广西民族地区健康服务及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充分发挥民族医药诊疗服务“简便验廉”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满足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


17项民族医技法具体如下:

1.壮医经筋针刺疗法

2.壮医点穴疗法

3.壮医敷贴治疗

4.壮医药熨治疗

5.壮医药线点灸治疗

6.壮医莲花针拔罐逐淤治疗

7.壮医壮火灸条治疗

8.壮医药物竹罐治疗

9.壮医刺血治疗

10.壮医针刀筋结松解术

11.壮医刮痧治疗

12.瑶药药熨治疗

13.小儿经筋推拿

14.壮医针挑治疗

15.壮医浅刺刺痧治疗

16.壮医火针治疗

17.瑶药坐盆治疗

                   壮医经典病房医师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为患者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