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中医抗“疫”先锋(六十二)| 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广中医医生团队抗“疫”记
随着疫情在中国境内被“有效控制”,目前除湖北外的多个地区出现了“0”病例增长的好势头,生产发展逐步恢复。在武汉封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一个个逆行的身影,一个个温暖的瞬间。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广中医医生团队在前线的抗“疫”记。
第一批医疗队:“竹”报平安
一附院第一批队员编入广西第三批赴湖北医疗队,2月12日抵达十堰竹溪县,医疗组2人,分别是东葛院区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平和放射科副主任医师黄增超,他们支援的竹溪县人民医院驻新保健院是当地所有确诊和疑似患者定点收治医院。
陈平每天除了要参加定点收治医院的日常诊疗工作,还要到县里其他隔离点进行巡查,诊治发热患者。结合自己十五年呼吸内科的工作经验,在治疗中他十分重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每天他都会到隔离病房进行中医四诊资料收集,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病情,辨证用药,个性化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截至3月5日,该地累计确诊27例,除1例危重症患者转定点医院外,其余26例确诊患者及16例疑似患者均已出院转入隔离观察。
在诊治患者的同时,陈平组织郑春秋护长会同病房管理人员、竹溪县人民医院感控、护理部门负责人,对隔离病区的感控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建议,得到前线指挥部感控专家的肯定。
近日,陈平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面对荣誉,他表示:获得先进个人荣誉,是我莫大的光荣,但我深知,这份荣誉是大家一起奋斗的结果。
陈平为患者辨证处方
由于竹溪县医疗设备缺乏,全县仅有一台CT,因此三个定点收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和中峰,济安院区)的患者都会集中在县医院进行图像检查。黄增超每天一大早就开始对每一例确诊或疑似患者前一天的CT进行阅读,上午就疑似病例与当地影像同行交流和分析,全面、准确的提出诊断意见。下午通常会参加院内会诊,对疑似病例提出影像诊断意见。在疫情阻击战中,发挥好影像医生作为“侦察兵、参谋”的作用。
黄增超日常放射阅片
第二批医疗队:坚守方舱
一附院第二批队员编入广西第四批赴湖北医疗队,2月15日抵达武汉,医疗组3人,分别是东葛院区呼吸内科副主任欧阳暾、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梁道业、脑病科副主任医师蔡伦,他们支援的是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沌口方舱医院。整个方舱医院设计容纳980-1000多个病人,5个省区市的医疗队,广西医疗队负责200张病床,医生仅20名。
欧阳暾17年前是抗击非典疫情的一员,他的请战书里写道:“这次考验更为严峻,虽然深知此行的艰辛与危险,但是救死扶伤是医者的天职。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更要起先锋模范作用”。接到任务时他只说了一句:“我需要马上与我儿子通个视频,看看他……”。
作为队伍中第一批进舱的医生,一班下来,欧阳暾收治了69位病人,直到交接班的时候,才敢把绷紧的神经放松。回忆起刚开舱那几天,有好几个医护人员因身体不适不得不提前出舱。在方舱里的一线医护人员每天4班倒,每班都是6个小时,轮班频繁,任务繁重,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和队长的他,看到队员们都扛过了最难熬的开始阶段,感到无比欣慰和骄傲。
欧阳暾舱内阅读患者肺部CT
梁道业是广西2名二线医生中的一个,上班的12个小时里,要负责整个病区的重症病人的转院相关协调、突发情况的处置报告、短缺药品的补充、后勤保障以及病人同其家属的投诉咨询等,事无巨细,皆要亲力亲为。由于医生人手不足,他又被派进一线值班,二线一线接着排班。回忆刚开始收病人时,大量病人短时间内入舱,每个班次需要4-5个医生才能勉强完成有关的医疗诊治工作。工作强度大,期间不能吃、喝,还伴随缺氧,加上交通往返,基本上每个班次耗时10-11个小时左右,连轴转成为常态,极大的考验了每个医务人员的毅力和忍耐力。随着病区收满病人,情况稍有所改善。
每当遇到困难,梁道业就会想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个重症医务工作者的初心,看到患者康复是他坚持的原动力。
梁道业办公室查看患者病例资料
蔡伦第一次入舱因护目镜卡压引起继发性头痛,仍然坚守近3小时,为了克服护目镜引起的不适,他在休息时间仍然长时间戴着它,因护目镜边缘的挤压作用,导致面部出现局部压疮。方舱的特殊性,造成很多患者的焦虑情绪,他充分发挥神经心理的专业优势,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改善多位患者的焦虑症状。他不仅治愈了患者的身体,也治愈了患者的心灵。
由于场地的局限性,蔡伦还提出了很多高效的管理方案,如建立广西队第一个医患微信群,倡议大家建立病区患者资料库,使用移动文档创建患者的移动动态资料库,方便医护人员及时了解舱内患者情况,这些举措得到队友们的响应和患者的称赞。“愿大家都能尽早摘下口罩,共享灿烂阳光”。3月2日,是蔡伦的生日, 他许下了这样一个愿望。
蔡伦指导患者减轻焦虑症状
第三批医疗队:共克“十”艰
一附院第三批队员编入广西第七批赴湖北医疗队,2月28日抵达湖北十堰,院感组是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副主任医师茹建国,医疗组是东葛院区呼吸内科主治医师李娇,他们支援十堰市中医医院。
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当地政府决定逐渐复产复工,十堰市中医医院负责部分企业复工人员的相关体检。该院的院感风险主要就集中在隔离病区发热留观待查病人和发热门诊等。我院院感专家茹建国在与当地专家交流与查看院内情况后,表示将在后续的工作中进一步协助当地精细院感防控细节及逐渐完善诊疗流程,降低一线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保障每一位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安全。
茹建国检查医院防控细节
17年前,李娇的母亲急匆匆收拾行李,奔赴抗击SARS的前线。这份精神时刻鼓舞着她,母亲高大的背影至今让她记忆犹新。科室的每一位同仁在疫情面前无所畏惧的精神也感染着她。
由于新冠病毒在人体内,尤其是鼻咽部分布情况存在差异等原因,咽拭子采样进行核酸检测结果敏感度不高,时不时就会出现核酸检测结果假阴性,这无疑给病例诊断上带来了困难和干扰。李娇表示,再大的困难,也始终抱着“不畏惧、不退缩、全力以赴”的精神,以及多年的临床经验,在现有条件下,将新冠肺炎更好更快的鉴别诊断出来。
李娇在病房查看患者
“为人在世,有三件事不能避:为民请命不能避,为国赴难不能避,临危受命不能避。”如今,武汉战“疫”一线,各方舱医院“关门大吉”捷报频传。3月6日,竹溪县人民医院驻新保健院隔离病房正式关闭。3月8日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沌口方舱医院宣布患者清零,完美休舱。这是一场并不忧伤的“道别”,这标志着我国抗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竹溪县人民医院驻新保健院隔离病房正式关闭
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沌口方舱医院完美休舱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疫情尚未消退,广中医医生团队将时刻待命,为守护人民健康贡献力量!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