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康战“疫”(三十九)】我们与竹溪并肩作战的第25天
3月7日,是我们与竹溪并肩作战的第25天。
2月已经成为过去,希望疫情也能像时间一样,逝去就不在。2月12日至今,在竹溪的25天里,我们深深感受着湖北人民的热情与友好,爱的种子已在土壤里生根发芽,并长出了翠绿的新叶。在湖北,在十堰,在竹溪,与所有医护人员、工作人员携手战斗的日子,已在我的生命里刻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竹溪初印象】
还记得刚到竹溪的时候,这边和我们南方的气候还是很有差别,冷冷的,风凉凉的,虽然那天天空有着太阳。市里到竹溪有着200多公里,驱车两个半小时。在前往竹溪的路上,我心里在想,我们来了竹溪,就是这里的人,不管再苦再难,一切与竹溪共进退。在那一刻,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职业所带给我的使命感与意义。
(在赶往竹溪的车上) (与竹溪县妇幼保健院的初见面)
【竹溪的工作日记】
到达宾馆后,在会议室进行简短的工作对接,详细介绍了竹溪县目前的疫情情况。简单的休整,下午我们就进入了病房。进入病房的时候再一次触动我内心,在临时启用的医院,医护人员已经坚守岗位很多天没回家,吃住都在医院,不禁让我肃然起敬。记得那天陈医生说,那是他收治病人以来第一次下楼,看着医院外面的阳光,呼吸着外面的空气。更记得病房负责人肖祖国医生说,他已经忘记了空气的味道……在当地坚守的医疗团队中,他们只是其中之一。期间,我还留意到了一名医生,原来他是竹溪县人民医院的郑翔院长,交谈中感受到他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谈吐幽默又平易近人。但在这场战役中,他的头发似乎又白了不少……
(晨曦中的竹溪充满了希望)
在随后的工作中,竹溪县人民医院郑翔院长带领的医护团队和我们广西的医疗队,针对隔离病区内的病人进行病例讨论,联合各自优势,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以及针对病区情况,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感控及护理措施等等。医疗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合作……这是一次异乡的碰撞,更是一次默契的联合,一切只为了让病人恢复得更快更好!
(广西与竹溪的医疗团队汇聚)(进入病区实地开展工作)
在这里的工作搭档,是当地三所医院汇集的护士,虽然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医院,但是大家合作起来都很默契。每次上班,我们都要比往常多花费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到达病区,因为我们要穿着严实的防护服,带着护目镜,做好一切防护才能进入隔离病区。而且在进入病区前,大家会相互检查,相互提醒,确保严实。病区的地标上会用醒目的红字写上污染区,也时时提醒着我们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在病区里,我们不止为病人打针、输液、发药、观察病情、处理特殊情况,还要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分发一日三餐等等,同时还要做好隔离病区的消毒卫生工作。为了减少人员接触,降低感染风险,隔离病区的卫生工作全部由我们护士自己做。我清楚地记得,穿上防护服、带着护目镜拖地的那种感受,拖完地真得喘两口粗气。弯腰得掌握技巧,动作不能太大,力度又得合适,因为生怕不小心,原本已经严实的防护服会破,戴口罩的地方会漏……除了说会有感染的风险,防护服珍贵,其实更怕的是,如果真的出现破损,你去更换衣服的时间,病人出现病情变化,该怎么办?所以我们宁愿小心再小心!在病区的工作,细数起来繁琐但每件事都不能马虎,必须细致!每天和病人近距离接触,如何在重重束缚下,既要保护病人,又要保护好自己,其实也是一门学问。
在隔离病区的日子里,我和所有的护士姐妹一样,从原本熟悉的工作岗位到不熟悉的隔离病区,再到熟悉隔离病区的每一位患者。我相信有爱,一切都不难。每天除了给病人做治疗外,我们发挥所长,针对不同性格的病人,做一对一心理辅导,有针对性地开导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缓解病人焦虑,让他们正确地面对疾病!在病人身体情况允许的时候,我还教会了大家一起做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的自我按摩七分钟功,病人都很快接受和学会了,能从实处帮到他们,让我觉得特别开心!看到唐大哥和小姐姐出院后还特地发来感谢和问候的话语;病区里两个小朋友,每每才刚下班又会问我什么时候进去看她们,说会想我;病区的大学生小哥哥看我们穿防护服不方便,会帮我们拿高处的东西;叔叔看我们操作的时候会把口罩带好,头侧向一边,尽量不说话;阿姨会在方便的时候,主动把自己床单位的地提前拖好;大家都记得我是广西来的妹子,亲切地叫我小晴晴……太多太多感动的瞬间,心里真的很温暖和感动,看着他们好起来,一切的苦和累都值得!
(指导大家练习自我保健七分钟功) (在病区做清洁)
还有一件开心的事是,我们跟随竹溪县中医院的副院长魏伟教授进行了一次中医查房。他穿戴好防护服进到病区,亲切地问候每一位病人,对病人细致的望、闻、问、切。舌象、脉象、饮食、睡眠……耐心询问,并为病人讲解,也会从眉眼间感受到他的微笑,病人也会亲切地叫他魏医生。我虽然只能协助医生查房。但是这次查房对我来说,非常难得,不仅加深了我对新冠肺炎在中医方面呈现不同症状的认识,更让我明白了一位好的医务者,往往从细节做起,从病人的角度出发。
(我们为病人的勇敢点赞) (随魏伟教授中医查房)
【在竹溪的工作和生活,收获满满感动】
感动一:并肩作战,攻克“十”艰。这不只是一句口号,这是我们的心声,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和竹溪当地的医护人员相处的这段日子,我们除了是工作伙伴,是战友,更是朋友,是兄弟姐妹。虽然工作上有苦有累,但是我们相互配合,相互关心,团结在一起,奋力冲向同一目标,也给了我满满的动力!当然,还有我的哥哥姐姐,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他们都会特别照顾和关心我。他们不仅是我的主任和护士长,还是我的工作伙伴,更似我的家人!
(和竹溪医护人员的全家福) (瑞康铁三角与患者合影)
感动二:在这里认识了刘琦副院长、汤艳老师,这是两位非常细心,非常贴心的老师。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不管大事小事都为我们操心着,从进酒店门口的消毒用品到一日三餐,甚至小到一个私人物品的挖耳勺,都会为我们提前考虑到,任何事都是站在我们的角度出发,真的是无微不至。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班次都不一样,但是每次下班回到酒店都能有一口热乎饭吃,让我们真的很感动,也非常感恩。
(紫色衣服是贴心的刘琦副院长) (汤艳老师正细心核对信息)
感动三:我们住的地方离医院有一定距离,而且整个县城都在管控,所以我们上下班都有专门的特警接送,其实他们年纪和我相仿,甚至还有比我小的,但是面对疫情,没有丝毫后退。徐华、吕涛、汤勇每天在这条路线上接送我们所有上下班的人员,24小时待命。他们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兼职做起了我们的托尼老师,二月二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俗称“龙抬头”,那天徐华小哥哥为我们所有队员都理了一次发,他那认真的样子,让我忍不住为他点赞!
(特警小哥哥化身托尼老师)(与吴华成院长、特警小哥哥合影)
感动四:在这段日子里,其实我还想为张晓荣老师竖起大拇指,对,就是那个可亲可敬的张老师,因为我们那些珍贵的图片和视频,都是他为我们拍摄的,不管是在哪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不仅要负责记录所有的活动,还要进行文字的整理等等,要把最前线的情况用镜头和文字,告诉大家,竹溪正在越来越好,请大家不要担心和恐慌。他是爱的传递者,深夜里经常有他忙碌的身影。
(我们只能在人群、背影中找到张老师,因为相机在哪,他就在哪)
感动五:在上下班的沿途中,每个卡点值岗的交警和医务人员,我都想和他们说声谢谢,说声辛苦了!不管是遇到什么天气,在每一个卡点,都只能看到一个简易的帐篷……虽然条件简陋,不管刮风下雨,他们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竹溪守好每一个关卡。
(每一个卡点,都有一群可爱的人,不舍昼夜在温暖的坚守)
在竹溪的整整25天,虽然我们与家相隔万里,但是在这里,我依旧收获了满满的爱与感动。特别是在我们与竹溪的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看着病人一个个好转,我的内心是雀跃与欣慰的。而这不只是医护人员的努力所致,因为在这座城市,不同的职业,不同的人群,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正以不同的方式,尽全力奉献自己的力量。正是这一点点爱的汇聚,我们必将拥有无穷的力量。
三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坚信,在广西和十堰的紧密携手下,我们与竹溪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势必取得战“疫”的全面胜利!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