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康战“疫”(三十二)】杨益宝:千里之外 家国情怀
用心交流,尽最大可能帮助病人
因为防护服紧缺且穿脱程序复杂,附属瑞康医院赴湖北十堰抗疫医疗队队员、重症医学主任医师杨益宝,每天都是提前到达定点收治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的十堰市竹溪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开始准备工作。然后就是碰头会、查病历、看影像、巡病房、问病情,与战友们共同分析指导救治……一刻也停不下来。 “你好,今天感觉怎么样?还感觉胸闷吗”“别担心,要保持乐观!肯定一天比一天好!我们一起加油!”一进到隔离病房,他都反复询问患者呼吸机参数和症状变化,“您顺着它来呼吸,呼吸机不送气的时候就吐气。千万不能和呼吸机对着干,这样会加重呼吸困难症状。”他一边指导患者配合呼吸机呼吸,一边叮嘱治疗组医生:“无创通气患者神志清,看到旁边的插管病人和抢救无效的患者,通常心理压力很大,一定要给予心理治疗。同时还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病情,开展中西医结合诊治,个性化治疗,坚持疾病治疗和心理治疗,治疗与康复相结合,多措并举、精心施治。”作为呼吸方面的专家,杨益宝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经常利用闲暇时间给当地医疗人员讲解呼吸机相关知识。
杨益宝从事呼吸系统和重症医学临床工作多年,对重症医学科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来到竹溪后,他很快适应了这里紧张的工作节奏。按排班,他的值班时间是每天上午八点到十二点。但患者病情多变,他又是主治医生,在隔离病房的工作时间常常会超过4小时。“没有所谓的上班或下班,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我们来之前,竹溪很多医护人员20多天都没回家了。另外病人数量多了以后人力上不足,又比较缺专业的ICU医生和护士。我们到了之后,能够感觉到竹溪的战友非常高兴,特别信任能有广西这样一支救援部队来。因此我们要不辱使命,携手抗疫,夺取胜利!”杨益宝坚定地说。
“没有多想,因为我适合一线!”
接到医院组建援前线医疗队的通知,杨益宝第一时间就报名了,“没有多想,因为我适合一线!”杨益宝说,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自己是医者,治病救人责无旁贷。“每天都关注疫情,看到前方同行发来的消息,感觉他们特别辛苦,就想着如果有这个机会,一定要去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而且医疗队需要专业对口并且有经验的医生,自己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有多年呼吸系统疾病与重症治疗经验,有着抗击 2003年非典疫情、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经历,这次奔赴抗疫前线理所应当。更重要的是,自己是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在抗击疫情最需要的时刻,更应站在最前沿。
作为附属瑞康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骨干,这些年参与过很多重症患者的抢救,杨益宝临床技术扎实并经验丰富。每逢春节这样的假期,都是ICU最忙碌的时刻,一方面大量危重病人不能回家过年,需要继续留在重症医学科接受进一步治疗,另一方面还要接收新入院或外地转运过来的重症患者。在赴湖北之前,他已在科室连续加班加点十多天,这个春节,对他来说还没开始,就已结束了。
家是软肋,更是铠甲
杨益宝的爱人是医学高校的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对于杨益宝驰援湖北抗疫的决定,她很快就理解了,她深知丈夫下此决定的决心,也了解湖北疫情的紧迫,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就连3岁的小儿子也告诉他,“爸爸你是去打“病毒小怪兽”的对吧,那你去吧,等消灭了小怪兽我就可下楼玩了。”
每天晚上休息前,杨益宝和家人视频时,他总有这句话:“我在这边很好,我没事,你们不用担心我!”妻子和儿子虽然在家中担忧着奋战在一线的他,却也不敢多说什么让他分心。可只有3岁的小儿子都会问:“爸爸,我想你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听到儿子的声音,杨益宝立马精神一振:“等爸爸消灭了‘病毒小怪兽’,就可以回来啦!”“爸爸,你要注意安全!”看着只有12岁的大儿子像小大人一样,反过来嘱咐自己时,杨益宝想笑却笑不出来,他只是点了点头,把一切牵挂都埋在了心底。
未着白衣时你是妻儿的依靠,是父母的支柱,换上白衣时,你是随时听从国家召唤,守卫生命的健康战士。加油,我们期待胜利的号角吹响,我们期待平安凯旋的你。
杨益宝在隔离病房查看患者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