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一附院举办2017年科研能力提升系列讲座--中医临证思维范式思考

来源:一附院 作者:傅剑萍/文 陈宇韵/图 日期:2017-12-15 点击数:
分享到:

为培养一附院中青年医师中医临证思维,提升临床诊疗与科研创新能力。12月12日下午,一附院在医技楼七楼第一会议室举办了2017年科研能力提升系列讲座。此次邀请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高月求教授作题为“中医临证思维范式思考”的主题讲座。一附院副院长毛德文及医院各学科骨干、研究生、规培生等近200人参加了讲座。会议由科研部副主任唐宏亮主持。

毛副院长首先对高月求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强调中医临证思维能力是中医医院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技能,广大医务工作者要开拓进取、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为老百姓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推动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他指出高月求教授不仅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第五批广西八桂学者特聘专家,而且是国内肝病领域领军式人才,其德艺双馨。自担任广西八桂学者特聘专家以来,与一附院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不仅亲自开展中医规范化查房/规范化门诊诊疗示范、参与肝病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等工作,而且积极对一附院中青年医务骨干,乃至高层次中医人才进行培养。因此,近年来一附院肝病学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他的支持与帮助。此次邀请高月求教授到一附院讲座,机会难得,希望大家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认真聆听,虚心学习,努力提升自身临床与科研创新能力。

高月求,教授、博士(后)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第五广西八桂学者特聘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第三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长期从事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和基础研究,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12项,省部级课题34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90余篇,SCI收录16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共10项。讲座中,高月求教授围绕中医临床思维特点、名师临床思维说教、中医临床思维困境、中医临床思维个人见解等四个纲要,运用深入简出的方法与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具体实例展开了生动地讲解--如何成长为名中医。其丰富精彩的内容,风趣幽默语言,使得与会人员受益匪浅,并在交流环节,与高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讲座结束后,唐主任对高教授不远万里来到广中医给我们传经送宝表示感谢,并简要总结了建立中医临证思维范式的三点要求,一是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二是树立中医文化自信,三是要海纳百川、广泛吸收现代药理、古代名家医案中精华为我所用。希望高月求教授今后多到我院进行指导,培养更多的中医人才,以推动一附院临床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讲座现场

一附院副院长毛德文讲话

高月求教授作精彩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