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七十二载针韵传承,一流课程领航新篇——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学》课程发展之路

来源:第一临床医学院 作者:刘露露/文 韦柳庄/图 日期:2025-10-31 点击数:
分享到:

在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浪潮中,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学》课程宛如一座坚实的灯塔,自1953年针灸教学与医疗事业起步,历经七十二载风雨,始终为中医药人才培养指引方向,书写着辉煌的发展篇章。

一、流派传承,团队筑牢发展根基

(一)黄鼎坚:流派领军,贡献卓著

黄鼎坚教授是广西针灸流派杰出代表之一,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荣获第二届“全国名中医”等诸多荣誉,曾任广西针灸学会名誉会长。师从近代针灸大师朱琏先生,他在临床实践中形成独特风格。强调经络与脏腑辨证,倡导形、气、神同调,擅长经方针药结合治疗各科病症,对痿、瘫、痹、痛等疑难杂症疗效显著,术后康复与调理经验丰富。

黄鼎坚教授诊治现场 黄鼎坚教授诊治现场

黄鼎坚教授诊治现场黄鼎坚教授诊治现场

他深入挖掘整理点穴疗法等民间技艺并应用于临床,自成“四时时辰应经对症”针线药结合法等学术思想,独创子午流注等进针法,为流派发展筑牢根基。同时,他多次加入援外医疗队,足迹遍布多国,传播中医针灸文化。

(二)团队协作,薪火相传

在黄鼎坚教授引领下,学院形成一支实力强劲的针灸教学团队。团队重视师德师风,教师以身作则,将严谨治学态度与高尚医德融入教学。

课程负责人粟胜勇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首届国家青年岐黄学者,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桂派杏林拔尖人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针灸学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针灸学》负责人,中国针灸学会睡眠健康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睡眠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会长,广西针灸学会副会长,广西康复医学会针灸技术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从事教学二十余载,深受黄鼎坚教授学术思想影响。教学中,他带领团队开展试讲、评教、备课等活动提升师生能力,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曾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针灸学》教学团队合照

  《针灸学》教学团队合照

团队成员紧密协作,积极探索教学改革。通过定期教研活动、学术交流与教学研讨,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为课程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保障,筑牢中医学学科建设根基。

二、课程革新,赋能学生成长

(一)必修定位,明确育人目标

《针灸学》作为实践性强的临床专业课,自学校开办中医学专业起便是必修课程。它承担着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精湛临床技能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重任,是学生走向临床与科研道路的关键指引。

(二)多元模块,构建教学体系

课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针灸理论、针灸见习、针灸实验实训三大教学模块。

理论教学:运用案例教学等方法讲解基础理论知识,教师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构建理论框架,培养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如讲解经络学说时结合临床案例,让学生更好理解经络作用。

见习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临床见习、病例讨论培养学生临床应用能力。黄鼎坚教授的临证经验成为学生宝贵财富,学生在见习中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方法选择,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

实验实训教学: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通过模拟临床场景等方式让学生训练。学校配备先进设备和模拟人,学生熟练掌握针灸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动手和应变能力。如在模拟场景中面对不同“患者”和病情进行治疗,锻炼临床思维。

三、荣誉加身,引领行业发展

(一)持续突破,提升影响力

近年来,《针灸学》课程不断取得新突破。2002年被评为校级重点课程,标志着课程建设进入规范化、制度化新阶段。2003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同年9月被评为自治区重点课程,2006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课程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显著提升,在区域内形成良好示范效应。2015年《针灸学》网络课程中心建设获校级立项,搭建起线上教学新平台。2019年《针灸学》课程荣获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进一步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变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国家级荣耀,树立行业标杆

2023年《针灸学》课程被认定为线上线下混合式国家级一流课程,实现了课程发展的重大跨越,成为全国中医药院校《针灸学》课程建设的标杆和典范,引领着时代发展的潮流。此后,教学团队继续深化建设,参加国家级教学交流活动分享经验,得到同行高度认可。课程成为全国中医药院校《针灸学》课程建设标杆,引领行业发展潮流,许多院校借鉴其建设模式和教学方法推动本校课程发展。

七十二载针途铸梦,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学》课程在师德师风引领下,依托优秀学科带头人与团结协作的学科团队,持续打造一流课程,为中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展望未来,课程将秉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理念,砥砺前行,为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创新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让针灸这一古老医学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光芒,引领中医学学科迈向更辉煌明天。